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056 道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
1 . 对课文《促织》最后一段“异史氏曰”的内容解读不恰当的一项是(     
A.从官贪吏虐追溯到天子宫廷,指出“天子一跬步,皆关民命,不可忽也”揭示了黎民百姓悲剧命运的根源,寄讽谏之旨。
B.就成名的一贫一富说明是“天将以酬长厚者”,反映了“善恶有报”的宿命论思想。
C.作者借古讽今,揭露了统治者骄奢淫逸,横征暴敛的罪恶现实,表现出了封建时代正直文人忧国忧民、匡时济世的情怀。
D.针对抚臣、令尹蒙受促织恩荫,证实“一人飞升,仙及鸡犬”的说法,形象而深刻地表明封建官僚的升迁发迹是建立在百姓苦难之上的,抒发了作者对现实的愤懑不平之感。
7日内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同步精品课堂】【中职专用】高一语文第三单元测试卷(基础模块上册)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
2 . 下列各项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寘之河之干兮B.早缫而绪
C.昂其直D.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7日内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同步精品课堂】【中职专用】高一语文第三单元测试卷(基础模块上册)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
3 . 下列对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而鸡豚       遂:成、养好
B.不不穑        稼:收获
C.早以蕃       实:名词作动词,结果实。
D.抚军亦厚            赉:赏赐
7日内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同步精品课堂】【中职专用】高一语文第三单元测试卷(基础模块上册)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
整体分析:《聊斋志异·郭生》通过郭生与狐狸的互动,揭示了人性中的自负与谦逊。郭生初时因狐患而苦恼,但在朋友王生的点拨下,逐渐认识到狐狸的“涂鸦”实为指点。随着郭生的学业进步,他对狐狸的依赖和感激逐渐转为怀疑和轻视,最终因自负而失去狐狸的帮助,成绩下滑。文章通过这一过程,强调了“满招损,谦受益”的道理,寓意深刻,发人深省。

4 . 阅读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郭生,邑之东山人。少嗜读,但山村无所就正,年二十余,字画多讹。先是,家中患狐,服食器用,辄多亡失,深患苦之。一夜读,卷置案头,狐涂鸦甚,狼藉不辨行墨。因择其稍洁者辑读之,仅得六七十首,心恚愤而无如何。又积窗课二十余篇,待质名流。晨起,见翻摊案上,墨汁浓泚殆尽。恨甚。

会王生者,以故至山,素与郭善,登门造访。见污本,问之,郭具言所苦,且出残课示王。王谛玩之,其所涂留,似有春秋;又复视涴①卷,类冗杂可删。讶曰:狐似有意。不惟勿患,当即以为师。过数月,回视旧作,顿觉所涂良确。于是改作两题,置案上,以观其异。比晓,又涂之。积年余,不复涂,但以浓墨洒作巨点,淋漓满纸。郭异之,持以白王。王阅之曰:狐真尔师也,佳幅可售矣。是岁,果入邑庠。郭以是德狐,恒置鸡黍,备狐啖饮。每市房书名稿,不自选择,但决于狐。由是两试俱列前名,入闱中副车。

时叶公文章,风雅绝丽,家弦而户诵之。郭有抄本,爱惜臻至。忽被倾浓墨碗许于上,污荫几无余字;又拟题构作,自觉快意,悉浪涂之:于是渐不信狐。无何,叶公以正文体被收,又稍稍服其先见。然每作一文,经营惨淡,辄被涂污。自以屡拔前茅,心气颇高,以是益疑狐妄。乃录向之洒点烦多者试之,狐又尽泚之。乃笑曰:是真妄矣!何前是而今非也?遂不为狐设馔,取读本锁箱簏中。旦见封锢俨然,启视则卷面涂四画,粗于指,第一章画五,二章亦画五,后即无有矣。自是狐竟寂然。后郭一次四等,两次五等,始知其兆已寓意于画也。

异史氏曰满招损谦受益天道也名小立遂自以为是执叶公之余习狃②而不变势不至大败涂地不止也满之为害如是夫。

(选自《聊斋志异·郭生》,有改动)

注①涴:弄脏。②狃:因袭。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异史氏曰/满招损/谦受益/天道也/名小/立遂自以为是/执叶公之余习/狃而不变/势不至/大败涂地不止也/满之为害如是夫
B.异史氏曰/满招损/谦受益/天道也/名小/立遂自以为是/执叶公之余习/狃而不变/势不至大败涂地/不止也/满之为害如是夫
C.异史氏曰/满招损/谦受益/天道也/名小立/遂自以为是/执叶公之余习/狃而不变/势不至大败涂地/不止也/满之为害如是夫
D.异史氏曰/满招损/谦受益/天道也/名小立/遂自以为是/执叶公之余习/狃而不变/势不至大败涂地不止也/满之为害如是夫
2.下列关于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生”,古代对读书人的通称。古代称平民百姓为布衣、黎民、庶民等,称士大夫为缙绅。
B.“春秋”,文中指的是相传由孔子据鲁史修订而成的编年体史书。叙事极简,用字寓褒贬。
C.“闱”,古代宫室、宗庙的旁侧小门。后来科举制度兴起,受“学而优则仕”的影响,“闱”又指科举考试的考场。
D.“异史氏”,即清朝小说家蒲松龄在其著作《聊斋志异》中的自称。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郭生家中经常闹狐患,丢失了许多东西,不少习作也被弄得污浊不堪,难以阅读,因此他非常怨恨狐狸。
B.老友王生前来拜访,郭生向他倾诉了自己的烦恼。王生觉得狐狸不仅无恶意,而且还可以当郭生的老师。
C.叶公名气很大,郭生珍藏了他的文章抄本,但狐狸却在抄本上泼墨,郭生便明白了叶公的文章并不出色。
D.郭生屡拔前茅之后,狐狸还是涂抹他的文章。郭生很不以为然,就不再为狐狸设馔,并将读本锁在箱子里。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但以浓墨洒作巨点,淋漓满纸。郭异之,持以白王。
(2)郭以是德狐,恒置鸡黍,备狐啖饮。
5.概括郭生对狐狸的态度的变化过程。
7日内更新 | 0次组卷 | 1卷引用:【复习大串讲】【中职专用】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文言文阅读过关训练(基础模块上册)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
整体分析:《鸿门宴》节选展示了楚汉相争中的关键一幕,突显了项羽和刘邦之间的权谋斗争。张良作为刘邦的谋士,巧妙地以礼物和言辞化解了危机,体现了他的智慧和机智。项羽的优柔寡断和范增的果断形成鲜明对比,范增的愤怒和预见性揭示了他对局势的深刻洞察。整体情节紧凑,人物形象鲜明,展现了古代政治斗争的复杂性和残酷性。

5 . 阅读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鸿门宴(节选)

沛公已去,至军中。张良入谢,曰:沛公不胜杯杓,不能。谨使臣良奉白璧一双,再拜献大王足下,玉斗一双,再拜奉大将军足下。项王曰:沛公安在?良曰:闻大王有意过之,脱身独去,已至军矣。项王则受璧,置之坐上。亚父受玉斗,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曰:唉!竖子不与谋。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吾属今为之虏矣!

1.下列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至军中                 从小路
B.闻大王有意过之   监督
C.唉!竖子不与谋     值得
D.不能                    告辞,辞别
2.下列句中“之”字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两项是(     
A.闻大王有意督过之B.置之坐上
C.置之地D.拔剑撞而破之
3.对文中划线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A.夺取项王天下的人一定是刘邦。我们都要被他俘虏了!
B.夺取项王天下的人必须是刘邦。我们都要被他俘虏了!
C.夺取项王天下的人一定是刘邦。我和属下们都要被他俘虏了!
D.夺取项王天下的人必须是刘邦。我和属下们都要被他俘虏了!
4.对文段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张良和范增分别是刘邦和项羽的谋士。
B.张良的话,明为道歉,实为指责项羽,项羽没听出他的意思。
C.项羽接受刘邦的礼物,这说明他非常注意外交礼节。
D.范增看出了刘邦是项羽最大的敌人,所以他把刘邦的礼物打破了。
7日内更新 | 0次组卷 | 1卷引用:【复习大串讲】【中职专用】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文言文阅读过关训练(基础模块上册)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
整体分析:《游褒禅山记》节选通过对游览褒禅山的经历,表达了作者对探求真理和追求卓越的深刻思考。文章强调了“志、力、物”三者在实现目标中的重要性,尤其突出“志”的关键作用。作者通过对古人求思之深的赞扬,反思了后世学者的不足,呼吁人们要深思慎取。文中以游山为喻,寓意深远,启示人们在追求理想的过程中要有坚定的志向和不懈的努力。

6 .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后面各题。

《游褒禅山记》(节选)

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余之所得也。

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1.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往往有                               得到
B.非常之观                                表程度深,十分,很
C.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     帮助,支持
D.何可道也哉                         胜利
2.对文中画横线句子节奏的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A.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B.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C.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D.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3.文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A.尽了自己的主观努力而未能达到,便可以无所悔恨。
B.用尽了自己的志气而不能达到的,便可以无所悔恨。
C.尽了自己的力气还不能到达的地方,可以不后悔了。
D.尽了自己的主观努力而未能到达的地方,可以不要后悔了。
4.对文段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认为要到达奇伟、瑰怪和非常之观的地方,需要志、力、物,三者之中,志最重要。
B.作者认为只要尽了“吾志”,即使不能到达奇伟、瑰怪和非常之观的地方,也是没有什么值得后悔的。
C.作者对古人“求思之深”作了赞扬,但古人没有得出自己这样深刻的结论,也很惋惜。
D.平坦而近的地方,游览的人多,但这些人看不到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7日内更新 | 0次组卷 | 1卷引用:【复习大串讲】【中职专用】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文言文阅读过关训练(基础模块上册)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
7 . 下列各句的句式特点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
A.传其事以为官戒也B.吾又何能为哉
C.理,非吾业也D.苟有能反是者
7日内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复习大串讲】【中职专用】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文言文阅读过关训练(基础模块上册)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
8 .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含义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以致其焉尔                                凡植木之
B.故吾不害其而已                         人者好烦其令
C.吾不害其长而已                         其培欲平,其土欲
D.凡长安豪富人观游及卖果者        传其事以官戒也
7日内更新 | 2次组卷 | 1卷引用:【复习大串讲】【中职专用】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文言文阅读过关训练(基础模块上册)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
9 . 下列对加点词语的解释, 不正确的一项是(     
A.病(脊背弯曲)                         名我固(本来)
B.而鸡豚(成,养大)                  且怠(穷困)
C.根而土易(拳曲,伸展不开)     摇其以观其疏密(根本)
D.虽连城拱壁不也(啻:止)        而幼孩(养育)
7日内更新 | 0次组卷 | 1卷引用:【复习大串讲】【中职专用】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文言文阅读过关训练(基础模块上册)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
整体分析:这段文字出自《孟子·梁惠王上》,通过梁惠王与孟子的对话,揭示了治国之道。梁惠王自认为尽心治理国家,但孟子用战场上的比喻指出,梁惠王的治理方式与邻国并无本质区别,只是程度不同。孟子强调,治国不仅要关注表面措施,更要注重根本的民生问题。通过这段对话,孟子批评了梁惠王的治国之道,强调了治国应以民为本的理念。

10 . 阅读下面文言语段,完成下面小题。

梁惠王曰:寡人之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多,何也?

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曰:不可,直不百步耳,亦走也。

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寡人之国也            于:介词,对。
B.河内                      凶:凶险。
C.寡人之民不        加:副词,更、再。
D.亦走也                  是:代词,这。
2.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7日内更新 | 0次组卷 | 1卷引用:【复习大串讲】【中职专用】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综合测试题(一)(职业模块)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