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56 道试题
现代文阅读-信息类文本阅读 | 适中(0.65) |

1 .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怎样通过课程设置,有目标、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加劳动?怎样通过丰富的形式和载体,让学生在掌握劳动技能的过程中培养劳动精神?教育部印发了《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等多方面作出明确规定,为做好劳动育人提供了有力抓手。

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在课程的科学性和系统性上下功夫,才能让劳动课程取得育人实效。此次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实际情况,精选对学生终身发展有价值的课程内容,在针对性、指导性、可操作性上都有很大提升。从较为简单的收纳整理,到相对复杂的烹饪、木工;从农业方面的动植物养殖、种植,到工业方面的家用电器使用与维修,课程设计注重学段衔接,既为学生提供了丰富多彩的劳动机会,也让学生在不断尝试的过程中发现自己的兴趣、加深对劳动的理解、涵养崇尚奋斗的精神。

劳动课程要取得育人实效,还要更注重实践,引导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激发他们参与劳动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此次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明确,构建以实践为主线的课程结构,强调学生直接体验和亲身参与。现实中,有些学校采取以课代劳、以教代劳等方式,缺乏让学生亲历情境、亲手操作、亲身体验的过程,这只是表面上重视劳动教育。事实上,只有真正挥洒劳动的汗水,才能体味劳动的艰辛、收获劳动的快乐,也才能真正理解劳动的内涵。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离开劳动,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把劳动的种子深植学生心中,让他们不断在劳动中提升综合素质、促进全面发展,成长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摘编自丁雅诵《把劳动的种子深植学生心中》)

材料二:

新时代劳动教育之所以将在立德树人的牵引下,实施从劳动教育本身向全面育人的重心提升,源于以下几点。

首先,教育重心的提升是对劳动教育本身发展困境的有效解决。进入21世纪以来,数字化和智能化的加速发展丰富了劳动形式,强大资本逻辑和交换价值使劳动内涵的抽象性愈加明显。这些变化,一方面要求青年树立正确劳动观,保持社会主义劳动的本质,尊重劳动和劳动者,在劳动中创造价值,并使劳动价值得到公平合理认识与分配;另一方面要求青年具备更高的综合素养,以应对数字化和信息化时代给劳动者带来的劳动观扭曲和劳动异化问题。这无疑给以劳动教育本身为重心的传统劳动教育带来两大难题:一是能否应对劳动认知偏差,建构科学劳动价值观;二是能否满足劳动者素质的综合性发展需要,全面培养和提高劳动者素质和能力。新时代劳动教育全面育人重心的提升正是为了有效解决上述难题。

其次,新时代劳动教育重心向全面育人转变,体现了对人的全面发展需要的价值追求。进入后工业化时代,社会分工明确化、精细化、精密化程度不断加深,导致人的发展面临孤立化、片面化、单向度危险,只专注劳动本身的教育,势必影响各类关系维持和谐稳定。全面育人使新时代劳动教育回归到劳动作为人本质属性的维度,从劳动创造价值出发,教育引导人们尊重劳动、热爱劳动,在劳动中获得自我价值的肯定和对他人价值的认同,从而收获幸福感。这是为新时代建立更加和谐美好的劳动发展关系,确保新时代劳动教育不偏离人的全面发展这一价值根本指向所作的重要调整。

最后,新时代劳动教育强调立德树人,彰显了培养社会主义合格人才的坚定立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把劳动教育作为思想改造的路径之一,表明它包含了鲜明的马克思主义立场属性。但是,在早期全球化进程中,由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主导并奉行西方价值中心主义原则,将其所谓的自由民主、享乐主义、利己主义、消费主义等观点输出给其他国家,中国在参与全球化的过程中难免受到影响。新时代劳动教育以立德树人为重心,正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劳动价值观的坚决捍卫,彰显了育人化人中坚定的马克思主义立场。

综上所述,新时代劳动教育要想真正成为立德树人的教育事业,就必须明确全面育人的重心导向,通过高质量的劳动教育促进青年全面发展,培养大批经得起风浪考验的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

(摘编自张雪梅《新时代青年劳动教育的特点及趋势》)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义务教育劳动课程设计注重循序渐进和学段衔接,例如从收纳、整理到烹饪、木工,从种植养殖到维修。
B.相较于“以课代劳”的方式,强调直接体验和亲身参与的劳动实践,无疑更能让学生切实理解劳动的内涵。
C.由于全球化进程中西方价值观的渗透影响,新时代劳动教育就不能偏离人的全面发展这一价值根本指向。
D.两则材料都谈及劳动教育,材料一论述实现劳动育人实效的抓手,材料二分析劳动教育呈现新特点、新趋势的缘由。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取得育人实效的劳动课程必定具有科学性和系统性的特点,并能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进而实现育人目标。
B.传统劳动教育给新时代带来两大难题,因此以劳动教育本身为重心的传统劳动教育须向全面育人重心转变。
C.后工业化时代,人的发展面临孤立化、单向度等危险,如果只关注劳动教育本身,那么将影响时代青年的全面发展。
D.无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还是当今时代,劳动教育在育人方面都发挥其重要作用,体现了鲜明坚定的马克思主义立场。
3.下列选项中,不符合材料二所阐述的观点的一项是(     
A.各地利用大数据、物联网等手段,开展劳动教育过程监测与评价,发挥评价的育人导向和反馈改进功能。
B.某校打造“劳动+”育人模式,把劳育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结合,将学生个性发展与全面发展相统一。
C.某校发掘劳动项目中蕴含的育人价值,让学生在劳动实践中发现自我,勇于通过双手改变和创造自己的生活。
D.学校组织学生到车间参观,与工人师傅交流,回校后举办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的系列活动。
4.结合材料,概括新时代劳动教育从劳动教育本身向全面育人的重心提升的意义。(不超过40个字)
5.光明职校各年级围绕“二十四节气”分别开设系列劳动课程,建立校内种植基地,开展“植物伴成长”活动,深受学生喜爱,获得社会好评。对此,你怎么看?请结合材料加以分析。
2024-02-02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浙江省职教高考研究联合体适应性模拟预测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阅读 | 适中(0.65) |

2 .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让职业教育真正香起来”“热起来

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于202251日起正式施行。新版职业教育法的颁布为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推动职业教育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法治保障。

并非低人一等,而是大有可为

社会大众一度普遍存在职业教育低人一等的偏见。其实,这种认识并不符合事实。近年来,中高级技工需求旺、缺口大、薪资高,很多中高级职业技术院校的学生,往往还未毕业,就被各大企业争抢一空。人社部发布的全国最缺工100个职业中,有58个属于生产制造及有关人员

新修订的职业教育法规定,职业教育是与普通教育具有同等重要地位的教育类型。

当前,国家正在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推进职业教育改革,提高职业教育质量,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有力人才和技能支撑。

所以,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只是类别不同,而没有高低之分。从国家重视和社会需求角度讲,职业教育培养出来的技能型人才将大有机会崭露头角。

《教育家》杂志曾就不同群体对职业教育的期望值进行了一项调查,结果如图所示:

图:教师、家长和学生对职业教育期望值比较

并非取消普职分流,而是强调协调发展

另一项调查表明,以前的普职分流确实造成一定意义上的分层,增加了部分中小学家长的教育焦虑。主要原因在于职业院校的人才选拔机制还没有完全建立,仍在依据中考分数优胜劣汰。中考分数较低的学生被分流到中职,这又加剧了社会对职业院校的偏见。

不少专家认为,家长的普职分流焦虑,实际上折射的是我国现阶段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中职教育人才培养体系仍需完善,以及中职生与大学生的就业差距较大。办好职业教育、完善多元人才培养模式,才是缓解焦虑的根本之道。

新修订的职业教育法将教育分流修改为协调发展。这项政策表明,分流仍然实质性存在,但今后学校不会强制分流,而是给予学生和家庭更多选择的机会,让职业教育的发展更符合人才成长规律。

其实,从人才成长角度而言,人的个性、禀赋、特长均有不同,成长成才的路径也应不尽相同。新版职业教育法的出台,就是要保障人民在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上更具弹性和多样化。

并非一模一样,而是类别不同

根据职业教育类型定位,高等职业教育作为我国职业教育体系中的高层次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高等职业专科教育、高等职业本科教育、研究生层次职业教育。

职业本科教育是以职业需求为导向、以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以产学结合为途径的人才培养模式,主要侧重的是技能教育。而普通本科教育主要侧重的是学历教育。

职业本科教育比普通本科教育多了技能性要求,具有鲜明的就业导向,是解决就业结构性矛盾的重要手段。可见,职业本科教育与普通本科教育在办学定位、发展路径、培养目标、培养方式、办学体制等方面均存在较大差异,它既畅通了高技能人才成长渠道,保证了不同类型职业教育的上升通道,又与普通本科教育区别开来。

并非以升学为主导,而是强调多样化成长

新修订的职业教育法规定:高等职业学校和实施职业教育的普通高等学校应当在招生计划中确定相应比例或者采取单独考试办法,专门招收职业学校毕业生。

近年来,随着中职教育从就业导向为主转向升学就业并重,升学率尤其是升本率对学校声誉的影响在不断提高。

根据北京大学中国教育财政科学研究所2020年全国中职毕业生抽样调查,中职生就业的比例仅为35%,约65%升入高等院校,其中约10%升入本科院校。

对此,有舆论担心,这或将导致职业院校背离职业教育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定位,转而以升学为导向组织教学。其实,这提醒我们,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并不是要拒绝普高生转入中职学校,也不是要拒绝职校生转入普通学校,因为这有悖于普职融通的基本理念;而是要优化职业高考文化素质+职业技能的考试招生办法,建立符合职业教育特点的考试招生制度,打通职业院校学生升学的通道,推动不同层次职业教育有效贯通,让学生有多样化成长成才的空间。

随着新版职业教育法的颁布实施,职业教育将会越来越受到重视,真正香起来”“热起来,从而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多元化、个性化的教育需求,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有力人才和技能支撑。

(有删改)

1.对材料中图表的解读,不正确的一项是(     
A.职业院校的学生“升入高校学习”的期望比家长更强烈。
B.在培养学生“职业道德素质”方面,教师和家长的期望值差距最大。
C.相对于高职学生来说,中职学生对职业教育的各项期望值都较低。
D.相对于其他几个因素,各个群体对于获得职业资格证书方面的期望值都是最低的。
2.根据材料,以下对“普职分流”问题的相关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普职分流指的是中考和高考之后,学生分流到普通院校或职业院校就读。
B.普职分流造成了职业院校的人才选拔机制无法建立,加剧了社会对职业院校的偏见。
C.部分专家认为,办好职业教育、完善多元人才培养模式,是彻底解决中小学家长普职分流焦虑的根本之道。
D.将“教育分流”修改为“协调发展”,表明今后分流仍然实质性存在,但学生和家庭选择的机会将更多。
3.对材料内容的分析和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职业本科教育主要侧重的是技能教育,普通本科教育侧重的是学历教育,两者共同组成了我国职业教育体系中的高层次教育。
B.我国职业高考考试招生办法将得到优化,考试招生制度将更加符合职业教育特点,普职融通将更加顺畅。
C.升学率尤其是升本率对学校声誉影响的不断提高,将导致职业院校背离职业教育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定位,转而以升学为导向组织教学。
D.今后,职业学校毕业生都将通过单独考试,进入高等职业学校和实施职业教育的普通高等学校。
4.假设你的表弟今年中考,他想就读中职学校,但是父母不同意。请你根据材料,帮表弟归纳几条劝说其父母的理由,并分点叙述。
2024-02-02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温州市平阳县万全综合高中2023-2024学年中职高二上学期期中检测(3+2) 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阅读 | 适中(0.65) |

3 .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在读诗读人中感受万千气象

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前人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遗产,需要好好继承发扬。其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就是先人正面的思维方式、生活态度和价值追求,这是传统文化的核心精神,是五千年文明史中蕴含的正能量。然而古籍汗牛充栋,应该从何入手呢?

②古诗是古人心声的真实记录,是展现先民人生态度的可靠文本,正如清人叶燮所说:诗是心声,不可违心而出,亦不能违心而出……故每诗以人见,人又以诗见。”清人沈德潜说:有第一等襟抱,第一等学识,斯有第一等真诗。中国古人评价文学家时有一个优良传统,就是人品与文品并重。经过历代读者集体选择,凡是公认的大诗人,往往都是具备第一等襟抱的人物,其作品必然也是第一等真诗,从中可以感受真实心跳和脉搏,从而沦肌浃髓地领会传统文化精神。从《诗经》《楚辞》到明清诗词,都具有很高的阅读价值,如果兼顾作品的经典意义、阅读难度等因素,唐诗宋词应是我们的首选阅读对象。

③中国古典诗歌有一个最古老的纲领,就是诗言志。到了西晋,陆机在《文赋》中又提出诗缘情。有人认为二者是对立的关系,但是初唐孔颖达说得很清楚:情志一也。情志就是一个人的内心世界,包括对生活的感受和思考,也包括对万事万物的价值判断。唐诗宋词的内容跟现代人没有距离,因为诗词中表达的那些内容都是普通人的基本情感、基本人生观和基本价值观。比如喜怒哀乐,比如对真善美的追求,唐宋人如此,现代人也如此。所以唐诗宋词中典范作品所表达的内心情感、思考和价值判断可以传递到今天,启发我们更细致地品味人生意义和美感。

④当然,唐诗宋词对于现代人的最大意义,是其中的典范作品可以提升我们的情操、气质和人格境界,有深远教育作用。且举李、辛为例。李白热情讴歌现实世界中一切美好的事物,其诗中蕴含强大精神力量。到了南宋,时代动荡引起词坛风气的巨大变化,以辛弃疾为首的词人继承了苏轼词中始露端倪的豪放词风,并以慷慨激昂和沉郁悲凉两种倾向充实了豪放风格。

⑤总的来说,李、辛的作品,不仅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而且具有提升读者人格境界的熏陶作用。古代文学经典作品流传至今的意义并不是专供学者研究,它更应该是供大众阅读欣赏,给予精神滋养。严肃深奥的学术论著只在学术圈产生影响,生动灵活的讲解或注释解说却能将古典名篇引入千家万户。

(选自《人民日报》20191217日,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古人习惯通过诗歌来抒情言志,所以古诗是窥探先民情感倾向和人生态度的可靠文本。
B.唐诗宋词表达的内容是普通人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故能流传至今,启发我们品味人生。
C.被公认的大诗人往往兼有远大的抱负和极高的才识,这体现了人品、文品并重的文学传统。
D.以辛弃疾为首的南宋词人继承并丰富了苏轼词中豪迈壮阔的特点。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采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方式展开论述,切中肯綮,在逻辑上是步步推进的。
B.唐诗宋词的内容与现代人没有距离,这为现代人从唐诗宋词中汲取营养提供了可能。
C.文章主要论述了李、辛的作品对培养审美和提升人格具有重要的意义这一论点。
D.文章在论证中阐述唐诗宋词对今人有教育作用,彰显了立足当下的意义。
3.下列各项中,与原文观点不符的一项是(     
A.唐诗宋词的内容跟现代人没有距离,能够引发读者的共鸣。
B.唐诗宋词的作者都是“公认的大诗人”,内容比其他古籍更真实。
C.唐诗宋词中的典范作品可以提升我们的情操、气质和人格境界。
D.唐诗宋词中的典范作品对学者、对大众都有深远的教育作用。
4.文中第②段画线句使用的论证方法是(     
A.道理论证B.事实论证C.比喻论证D.对比论证
2024-01-26更新 | 3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职教高考研究联合体高等职业教育分类考试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二模语文试卷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阅读 | 适中(0.65) |

4 .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读书人是幸福人》(节选)

谢冕

一个人的一生,只能经历自己拥有的那一份喜悦、那一份苦难,也许再加上他亲自感知的那一些关于自身以外的经历和经验。然而,人们通过阅读,却能进入不同时空的诸多他人的世界。这样,具有阅读能力的人,无形间获得了超越有限生命的无限可能性。阅读不仅使他多识了草木虫鱼之名,而且可以上溯远古下及未来,饱览存在的与非存在的奇风异俗。

更为重要的是,读书加惠于人们的不仅是知识的增广,而且还在于精神的感化与陶冶。人们从读书学做人,从那些往哲先贤以及当代才俊的著述中学得他们的人格。人们从《论语》中学得智慧的思考,从《史记》中学得严肃的历史精神,从《正气歌》学得人格的刚烈,从马克思学得入世的激情,从鲁迅学得批判精神,从列夫·托尔斯泰学得道德的执著;歌德的诗句刻写着睿智的人生,拜伦的诗句呼唤着奋斗的热情。一个读书人,是一个有机会拥有超乎个人生命体验的幸运人。

一个人一旦与书本结缘,极大的可能是注定了做一个与崇高追求和高尚情趣相联系的人。说极大的可能,指的是不排除读书人中也有卑鄙和奸诈。况且,并非凡书皆好,在流传的书籍中,并非全是劝善之作,也有无价值的甚而有负面影响的。但我们所指的书,总是以其优良品质得以流传一类,这类书对人的影响总是良性的。我之所以常感读书幸福,是从喜爱文学书的亲身感受而发。一旦与此种嗜好结缘,人多半因而向往崇高一类,对暴力的厌恶和对弱者的同情,使人心灵纯净而富正义感,人往往变得情趣高雅而趋避凡俗。或博爱,或温情,或抗争,大抵总引导人从幼年到成人,一步一步向着人间的美好境界前行。笛卡尔说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这就是读书使人向善;雨果说各种蠢事,在每天阅读好书的影响下,仿佛被烤在火上一样渐渐熔化,这就是读书使人避恶。

所以,我说,读书人是幸福人。

1.请写出第二自然段的中心句。
2.文中划线部分的句子运用了       ______________      的修辞方法。
3.请模仿“歌德的诗句刻写着睿智的人生,拜伦的诗句呼唤着奋斗的热情”的句式,另写一个句子。
4.第三自然段中谈到好的书籍有哪些价值?
5.第一自然段有这样一句话:“人们通过阅读,却能进入不同时空的诸多他人的世界。这样,具有阅读能力的人,无形间获得了超越有限生命的无限可能性。”试以自己阅读经历为例,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2024-01-26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届甘肃省高等职业教育分类考试招生中职升学考试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阅读 | 适中(0.65) |

5 .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随着互联网的兴起,网络成为舆论表达的新平台。网络舆论为公众更直接地参与社会事务、政府决策提供了可能性,是民主协商的重要渠道。然而,目前的网络舆论表达中存在着浓厚的宣泄色彩、语言暴力、网络谣言、极端观点等诸多表达失范现象。这些失范的网络舆论表达伤害了网络舆论环境,破坏了理性网络舆论的生成,更为严重的是或许会导致现实社会的舆论危机。

当前针对网络舆论表达失范的管理主要是技术性底线管理,常采用删除、屏蔽、设置敏感词等管理办法对超越底线的内容进行控制和封堵。技术性管理明确规定了网络舆论表达底线。为网络舆论表达设置了警戒线和雷区。然而,技术性底线管理并无力改变大多数的网络舆论表达失范现状。基于网络公共空间的特征,确立网络舆论的表达边界,是从根本上遏制网络舆论表达失范、形成有序和理性的虚拟公共空间的必由之路。

要确立以边界为导向的规则秩序。现实公共空间的表达行为较大程度上受到舆论压力和道德评价的制约,表达主体对自身的表达行为有所规制,伦理与道德是规范表达主体表达行为的最主要因素。网络空间是虚拟公共空间,身体不在场的舆论表达主体很难感知舆论压力和直面的道德评价,伦理与道德很难起到原有的作用,必须依靠规则来规范网络舆论主体的表达行为,形成有序的空间。

要确立以边界为导向的伦理秩序。网络伦理是指人们在网络空间中应该遵守的行为道德准则和行为秩序。伦理在网民的舆论表达行为中有着重要的作用,伦理的规制作用在于内化的伦理边界的形成。伦理边界形成普遍的约束力,就会成为网络舆论表达秩序向好的重要因素。目前的网络舆论表达伦理中,传统伦理的作用消失殆尽,新的表达伦理尚未形成,网络公共空间就不可能是有序而理性的空间,网络舆论表达就沦为失范的表达。构建与网络空间相对应的网络伦理规范,形成伦理边界,才能保障网络公共空间的有序发展。

网络舆论表达在舆论表达的发展进程中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在表达方式、社会效果和影响范围上都有重大的突破。网络舆论表达在公众参与舆论监督等方面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然而失范的舆论表达使网络沦为失范的无序而没有理性的空间,消解了优势。当下需要尽快确立的是规则边界,即表达规则、道德评价规则与监督机制及相对应的法律机制,以此来形成有序的网络表达秩序。从长期来看更为重要的则是伦理边界的形成,即表达伦理与表达伦理规范的形成,以内化的边界来指引表达行为,将会使有序表达走向自觉。

(选自秦雪冰《规则与伦理:网络舆论的表达边界》,有删改)

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网络舆论是一柄双刃剑,既有积极进步的一面,又存在诸多表达失范现象;失范的网络舆论表达可能会导致现实社会的舆论危机。
B.技术性底线管理虽然能控制和封堵超越底线的网络舆论表达内容,规定网络舆论表达底线,但仍不能改变网络舆论表达失范现状。
C.伦理在网民舆论表达行为中的重要作用,是通过形成内化的伦理边界产生普遍约束力,这也是网络舆论表达秩序向好的重要因素。
D.当下需尽快确立规则边界,形成有序的网络表达秩序;从长远来看,更重要的是形成伦理边界,以指引表达行为从有序走向自觉。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网络空间的虚拟性特征和舆论表达主体身体不在场的特点,使伦理与道德很难在网络公共空间发挥原有的规范作用。
B.一种能保证网络公共空间公共性的网络舆论表达规则,要既能保证网络舆论主体自由表达观点,又不危害公共利益。
C.制定网络舆论表达道德评价规则、监督机制和完备的法规体系,可以对严重失范的网络舆论表达行为进行法律制裁。
D.即使失范的舆论表达使网络沦为无序而没有理性的空间,也不能否定网络舆论表达在舆论表达发展过程中的重大意义。
3.下列表述与原文意思相符的一项是(     
A.网络的兴起,让公众可以更直接地参与社会事务、政府决策。
B.现实公共空间的表达行为受到了舆论压力的制约。
C.伦理的规则作用在于外化的伦理边界的形成。
D.伦理的作用的消失,是网络公共空间不再有序并失去理性的重要原因之一。
4.依据文义,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只要有网络平台,网络舆论表达失范就会存在。
B.在网络虚拟的公共空间里,舆论表达主体无法感知舆论压力和直面的道德评价。
C.网络舆论表达在公众参与舆论监督等方面的优势因失范的舆论表达而消解。
D.在公共空间中,如果没有形成新的表达伦理,表达就会沦为失范的表达。
2023-12-16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职教高考研究联合体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合考试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实用类文本阅读 | 适中(0.65) |

6 .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在家庭、家教、家风三者之间,家庭居于基础地位,家教和家风都要在家庭之中涵养。在家庭建设方面,中国古代具有注重婚姻、注重夫妇、注重教子的优良传统。今天我们也非常重视教子,重视家庭教育。家庭教育的重心是德行教育和规矩教育,是人之为人的教育,是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的教育。

那么,家教与家风又是什么关系呢?简而言之,家教是一个家庭的教化,它可以体现为家训、族规,也可以体现为父母的言传身教。家风则是一个家庭有别于其他家庭的风尚气质,是一个家庭中所有成员共有的精气神。中国古代的家教、家风建设,具有几个突出的特点。

第一,父训母教,      ①      。在古代,父亲读书有文化,作用更多体现在规矩的制订上;而母亲一生大多围着家庭转,她的作用则更多地体现在规矩的实践与维护上。父训母教的配合,其实也就是言传身教的配合,它让家教不仅具有高度,更具有温度。今天,中国的家庭模式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父亲有文化,母亲也有文化;父亲有工作,母亲也有工作。正因为如此,相互协作、言传身教才显得格外重要。现在很多人都在批判丧偶式育儿,为什么这种育儿方式如此招人反感呢?就是因为父母之间的协作和配合不够。

第二,      ②      ,底线思维。德行不是一句空谈,而是体现在家庭生活、邻里关系的方方面面。《朱子家训》云:“与肩挑贸易,毋占便宜;见贫苦亲邻,须加温恤。”这其实表现的就是古代仁爱的美德。另外,中国所有的家训、家教都不是顶点设计,而是底线教育。不求贵而求不贱,不求富而求不饥,不求立而求不倾,不求达而求不败,这样的底线思维,是中国古代家教最重要的智慧之一。近几年我们看到很多官员落马,他们忏悔的时候,往往会谈到丧失理想信念,突破人生底线,这才犯下不可饶恕的罪过。这就从反面彰显了德育优先和底线思维的重要性。

第三,化家为国,      ③      。古代讲家国同构,家庭道德可以外化为社会道德、政治道德,家庭秩序也可以外化为社会秩序、政治秩序。正因为如此,“求忠臣必于孝子之门”才会成为古人为政的基本认识。中国古代的家训、家教虽然立足于家庭,但绝不局限于家庭,而是有着鲜明的国家意识。《朱子家训》云:“读书志在圣贤,非徒科第;为官心存君国,岂计身家?”古代讲究学而优则仕,但是做官不是为了谋私利,而是要心存君国,志在圣贤。这是中国古代家教的特点,它不仅考虑着家庭,也考虑着国家,这让中国的家教、家风能够横跨公私两个领域,同时与家道、国运密切相关。古往今来,无数人舍小家,为大家,涌现出了许多感人的事迹。

(摘编自光明网)

【材料二】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健全学校家庭社会育人机制”“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一个“健全”,一个“加强”,再次彰显了家校社协同育人和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体现了家庭教育这件“家事”不是一件小事,不仅是家庭的私事,而且是事关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大事、要事和全局事。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关于加强家庭教育的重要论述,必须正视当下我国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和误区。如部分家长缺乏对教育规律的认识,把孩子看成“私人财产”,使孩子的身心不能全面健康发展;家校社之间缺少有效沟通与交流,家庭教育被卷入学校化和知识化的误区;社会关心和支持家庭教育的力度不足,“教”上不同频,“育”上难共振等等。

站在国事的高度办好“家事”,家长应担起家庭建设的主体责任,树立家庭是孩子第一个课堂、家长是孩子第一任教师的责任意识,家长要正身,正言,正行;家长要站在少年儿童的立场,帮助孩子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家长还要树立和落实“陪伴是最好的教育”的家庭教育理念,多花点时间与孩子开展有意义、高质量的亲子互动,给孩子讲好“人生第一课”。

站在国事的高度办好“家事”,需要高度重视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事关为党育人和为国育才,事关培养党和国家新时代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历史重任。“正家而天下定”“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可见重视家庭、家教、家风建设,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

站在国事的高度办好“家事”,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有机统一、协同育人,共同画好培养健康下一代的“同心圆”。家长应让家庭成为立德树人的重要场域,让家庭教育回归和创造美好;学校要贯彻“家长是学校的同路人”的办学策略,实施开放办学,让家长成为家校共建的积极因素和有效资源;全社会应该关心并支持家庭教育,增加优质教育资源供给和加大家庭教育指导资源的开发力度;家校社要构建起全员沟通、全程协同、全方位互补的“大育人”格局。

(摘编自叶青《站在国事的高度办好家庭教育》)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我国自古以来就非常重视家庭教育,好的家教尤其要重视孩子的德行教育和规矩教育。
B.在家庭、家教、家风中,家风是家庭的精气神,家教就是父母对孩子的教育。
C.当下家庭教育中父母的职责发生了变化,当下父母的共同教育不如传统的“父训母教”的效果好。
D.部分家长把孩子看成“私人财产”,导致孩子不能健康发展,所以家长缺乏对教育规律的认识。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古代的家庭教育只希望孩子能坚守底线,并不奢求把孩子培养成国家的栋梁之材。
B.党的二十大报告关注家庭教育,表明家庭教育很重要,事关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不是一件小事。
C.家庭、学校、社会在教育孩子方面各有其责,应相互配合,共同承担起教育孩子的重任。
D.两则材料都谈到了家庭、家教和家风的关系,相较而言,材料一对此的论述更详细。
3.下列选项中,与材料二内容不同的一项是(     
A.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健全学校家庭社会育人机制”,要“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
B.家长要站在少年儿童的立场,帮助孩子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
C.全社会应该关心并支持家庭教育,增加优质教育资源供给和加大家庭教育指导资源的开发力度。
D.社会关心和支持家庭教育的力度足够,“教”上就能同频,“育”上就能共振。
4.下列选项中,不能作为论据直接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     
A.曾子的妻子为哄孩子,欺骗孩子说要杀猪给他吃,曾子听后真的把猪杀了。
B.孟子的母亲为了让孟子有良好的学习环境,多次迁居,最终把家迁到学校附近。
C.岳飞的母亲在岳飞的身上刺下“尽忠报国”四个字,激励他忠君爱国。
D.司马光写了一篇《训俭示康》,告诉他的儿子要做一个节俭的人。
5.在材料一①②③处的横线上补写内容,要求:内容连贯,符合文意,每处4个字。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2023-12-13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丽水市景宁县职业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