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基础模块 下册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63 道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填空题 | 适中(0.65) |
1 . 在下列括号中填入加点字词的释义。
(1)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     )次第开。
(2)锦瑟无端(     )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3)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
(4)疑怪昨宵春梦好,(     )是今朝斗草(     )赢。
(5)黯乡魂(     )追旅思(     )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较难(0.4) |
2 . 下列选项中,对古诗词主题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A.《过华清宫绝句三首》(其一)批判了唐明皇为讨宠妃欢心而无所不为的荒唐行为,全诗无一难字,不事雕琢,是唐人绝句中的上乘之作。
B.《锦瑟》是一首咏物诗,表达了作者对瑟的喜爱之情。
C.《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表达了作者的亡国之恨和思乡之苦。
D.《苏幕遮》(碧云天)是一首思乡词,抒写了作者漂泊他乡的羁旅之愁和浓重的思乡之情。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较难(0.4) |
3 . 下列选项中,对古诗词表现手法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A.《过华清宫绝句三首》(其一)中第三、四句运用对比的表现手法,讽刺了统治者骄奢淫逸的生活。
B.《锦瑟》的前两句以幽怨悲凉的锦瑟起兴,借助对形象的联想来显现作者内心深处难于直抒的情怀,以及所有不能明言的内心活动,并点明“思华年”的主旨,这种写法是对传统比兴手法的创造性发展。
C.《破阵子》(燕子来时新社)的下阕运用白描的表现手法,描写了少女们采桑斗草的趣事。
D.《苏幕遮》(碧云天)运用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展现出作者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较难(0.4) |
4 . 下列选项中,对古诗词内容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过华清宫绝句三首》(其一)中第三、四句说明了唐代的驿路是专门为皇家饮食服务的。
B.《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第二句中的“往事”指锦衣玉食、后宫佳丽以及有自由和尊严的生活。
C.《破阵子》(燕子来时新社)的第一、二句既点明了季节,又写出了季节与景物的关系,行文轻快,蕴含喜悦的情意。
D.《苏幕遮》(碧云天)的上阕通过碧云、黄叶、寒波、翠烟、芳草、斜阳等景物,勾勒出一幅辽阔苍茫的秋景图。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
5 . 下列选项中,对加点字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次序)
B.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思华年。(指柱状之物)
C.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雕饰华美的栏杆与用玉石砌成的台阶,指宫殿建筑)
D.疑怪昨宵春梦好,元是今朝斗草赢。(怀疑、责怪)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容易(0.94) |
6 . 下列选项中,字形有错误的一项是(     
A.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娟。
B.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C.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
D.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

7 . 下面的文章选自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请在阅读后完成下面小题。

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余之所得也。

注:①叹:感慨。②得:心得,收获。③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是)因为他们探究、思考得深入而且广泛。④夷:平坦。⑤瑰怪:珍贵奇特。⑥随以止:(随从)别人而停止(不前)。⑦怠:懈怠。⑧昏惑:迷乱。⑨相:帮助。⑩于人:在别人(看来)。⑪其:难道,表示反问语气。

(选自《王安石诗文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14年版,有改动)

1.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②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
③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
2.“此余之所得也”一句,总结了作者的游览体会。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之所得”的一项是(     
A.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
B.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
C.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
D.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3.下列选项中,对这段文字的解说错误的一项是(     
A.作者认为要到达奇伟、瑰怪和非常之观的地方,需要志、力还有物,这三者之中,志最重要。
B.平坦而又近的地方,游览的人多,但这些人看不到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C.作者赞扬了古人的“求思之深”,但认为古人自己没有得出这样深刻的结论,也很惋惜。
D.作者认为只要尽了“吾志”,即使不能到达奇伟、瑰怪和非常之观的地方,也没有什么值得后悔的。
4.作者在游历中领悟了“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的人生哲理,请就这条人生哲理谈谈你的看法。
2024-06-04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中职语文】学习辅导与训练下册 第七讲 古代诗文选读(二) 《赤壁赋》试题 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下)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

8 . 请根据课文内容,完成下面小题。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西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藉。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1.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
②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③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
④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2.苏子用水与月作比喻,阐明了什么道理?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阐明变与不变的道理。B.阐明物各有主的道理。
C.阐明无欲即无私的道理。D.阐明物质不灭的道理。
3.作者用曹操的典故,其用意是(     
A.赞颂曹操横槊赋诗的英雄气概。B.同情曹操不遇于时。
C.慨叹人生无常。D.借曹操自比,表明自己被贬的心志。
4.以下对文意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方其”以下的八句,是想象,是推测,却全力以赴,大肆渲染,此即所谓“赋”。
B.赤壁古战场并不在黄冈,苏轼不过是以此寄托遐想,抒发感慨,并非对历史无知。
C.“哀吾生之须臾”以下几句回到眼前所见的长江、月亮,推广开去,把人生与宇宙加以对照。
D.“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八字勾画出周郎的形象,显得格外饱满,有立体感。
5.苏子是怎样开导“客人”的?体现了怎样的人生情怀?
2024-06-04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中职语文】学习辅导与训练下册 第七讲 古代诗文选读(二) 《赤壁赋》试题 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下)
语言文字运用-填空题 | 容易(0.94) |
9 . 在下列句子的横线上填入恰当的内容。

《赤壁赋》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字_____________,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朝代)文学家、书画家,其散文纵横恣肆,豪放自如,为“_____________”之一。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
10 . 下列选项中,加点的词与例句中加点词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A.顺流而B.月明星稀,乌鹊C.幽壑之潜蛟D.鱼虾而友麋鹿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