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中职语文综合库 > 现代文阅读 > 文学类文本 > 小说 > 中国现当代小说
题型: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 难度:0.4 引用次数:3 题号:23688530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尹京娈)

根旺坐在沙发上狠命抽着烟。

贵臣坐在床沿上狠命抽着烟。

烟浪一股接着一股,冒了好大一会儿。

爹,你就别为难蹦墩了,他刚十岁,还是个孩子,到家家户户去磕头求人,那不是要他命吗?

贵臣狠劲儿拧灭烟头说道。

根旺也狠劲儿拧灭烟头,脖子一梗,硬硬地甩出句话:在这个家族里,你爹我说了算。

贵臣一听急了,瞪着一双血红大眼:你的心铁打铜铸的啊?连十岁的娃子你都不放过?

老子归天,儿子找人撺掇后事,给人家磕头行礼那是规矩,谁都不能破。根旺站起来,一只手拽起贵臣衣领,一只手指着贵臣鼻尖,卖力喊着。

想起蹦墩,根旺鼻子一酸想起了那年,自己给老爹办丧事。

那年他也是十岁,父亲病故。本来就妒忌父亲买卖做得好,家产殷实的大伯和三叔,看母亲年轻,怕父亲去世后卷走财产改嫁,故意给他们母子弄难看。

当母亲提出要根旺出去找人撺掇时,大伯和三叔就哄母亲说:孩子小,你又是女流之辈,找人撺掇的事你们就别管了,我们弟兄俩帮你们找吧。母亲信以为真,千恩万谢。

谁知两天了,没一个人上门撺掇。母亲就问怎么回事,俩家伙露出了真面目:要想帮你找人可以,村南的十亩水浇地归老大,后院的三间大北屋归老三。答应了,立马找人,后天下葬;如若不然,死人臭在家里。

母亲牙齿咬得嘎吱响,一气之下拽上根旺,披上大孝,挨门挨户磕头行大礼找人撺掇,可人们把头摇得拨浪鼓似的。原来村里有个规矩,人一倒头,孝子就得挨门挨户磕头行礼找人撺掇帮忙;晚了,那是瞧不起人,给人弄难看,谁要再去,人们就小瞧谁。

母亲无奈抱着根旺一顿痛哭后跑回娘家,叫来自己几个兄弟帮忙,总算把人埋了。

蹦墩的爹——满意过得也不错,可他几个兄弟也是如狼似虎之辈,根旺是心疼蹦墩孤儿寡母,不愿让他们走自己的路啊!

根旺只想给贵臣两巴掌,这件事给他讲多少回了,没记性的兔崽子。

贵臣的电话响了。是蹦墩妈彩凤的电话,说满意闯不过今天晚上,问要不要把蹦墩接回来。

贵臣瞪了根旺一眼,没有回彩凤话就出了门。

第二天早上,把满意从医院拉回家时,蹦墩跪在堂屋门口。

一切安排就绪后,根旺扯了丈五孝布,叠了三折披在蹦墩身上,拽起地上跪着的蹦墩就要出门。他要领着蹦墩去挨门挨户磕头行礼,既然能帮忙的壮劳力都出去打工了,那就给在家里他们的老子行礼吧,让他们给儿子打电话。他早想好了,他不会为难蹦墩,必要时自己得说话,该免磕头的就免了。看在这么小的孩子份上,人到理不亏,不磕头他们也不会怪罪的。

根旺拉着蹦墩转身出门,忽然看见满意家门口,黑压压来了一片人。

满意那几个虎狼兄弟来了,自己的仇人大伯和叔叔家的孙子们也来了。根旺纳闷了,蹦墩还没有去给他们磕头行礼呢,怎么都来了?

不对啊,这些人可都在外打工呢,就是蹦墩给他们的老爹娘磕完头,老爹老娘给他们打电话,能明天赶回来也就不错了,这……

这时贵臣说话了:感谢弟兄们如期赶到。彩凤给满意看病花了不少钱,蹦墩还小,满意的丧事,就按咱们群里说的办,只帮忙,不动筷子。好久不回家了,干完活中午饭各自回家找老婆吃吧。

原来,贵臣建了个漂泊者”QQ群,把村里所有在外打工的人都拉了进去。一是闲暇时,在群里吐槽几句解解闷儿;二是谁家有困难了在群里说道说道,大家出出主意,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三是谁家有啥大事,贵臣可在群里招呼一声,大家一起帮忙。昨天他把满意的事在群里一说,大家一呼百应,就连在海南打工的小林子,也坐飞机赶回来了。

贵臣看了一眼根旺说道:以后吧,老规矩得破了,不再磕头行礼了。他把手机举得高高地说:谁家有事要大家帮忙,QQ群里招呼大家,或者电话联系。

根旺一听,使劲抿了抿那张早已咧开的嘴,指着贵臣骂道:你个小兔崽子今天成祖宗了。

根旺说完一脸轻松。

(有删改)

1.小说中的“老规矩”包含那些内容?请结合全文简要概括。
2.小说开头写根旺和贵臣都“狠命抽着烟”,接着又写两人都“狠劲儿拧灭烟头”,这样写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3.小说中根旺回忆老爹丧事的内容可否删去?为什么?请简要分析。
4.请简要谈谈你对文中画线语句“你个小兔崽子今天成祖宗了”的理解。
5.简要分析小说中的贵臣形象。
6.下列对作品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撺掇”较常见的意思是“怂恿、鼓动人做某事”;根据语境,小说中的“撺掇”一词是“张罗、安排”之意。
B.小说在最后几段才交代贵臣曾经在QQ群里通告蹦墩爹的丧事,是为了在前文设置悬念,增加叙事的波澜。
C.贵臣给村里打工者建QQ群并取名为“漂泊者”,体现了他要给大家建立一个表达乡情、互助互爱平台的良苦用心。
D.小说作者赞扬了以贵臣为代表的新一代农民,含蓄地批评了以根旺为代表的老一代农民的自私、狭隘、保守和蛮横。
E.整篇小说以根旺的视角来观察和展开叙述,符合农民的身份特点,使作品生活气息浓厚,显得亲切、自然。
【知识点】 中国现当代小说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 | 较难 (0.4)

【推荐1】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闪光的戒指

顾振威

我的额头长了块灰色的印记,听人说用金子擦擦就能去掉。在我们顾庄,只有在县城当工人的天增家有金戒指,母亲就拉着我的手去求天增的媳妇李婶。

李婶将戒指从手指上将下来,母亲小心翼翼地接过,用戒指在我的印记上不停地擦着,嘴还唱着:金子盒子擦擦,印记印记搬家。直到印记处被擦得火烧火燎般地痛,母亲才将戒指放在沙发扶手上,和李婶东一句西一句地闲扯着。

母亲回到家里还没做好午饭,李婶就风风火火地跑过来说,大嫂,戒指还用不用?不用就还给我。母亲惊愕得瞪圆了双眼,端着面瓢的手也在不停地哆嗦着,颤着声说,我把戒指放在沙发扶手上了,你没有看到?李婶涨红着脸说,沙发上没有戒指。母亲将面瓢放在案板上,向外面跑去,李婶急忙跟了上去。

母亲和李婶将沙发抬到院子里,将屋子角角落落找遍了,也没有见戒指的影子,母亲一屁股坐在地上,絮絮叨叨地说,我明明将戒指放在了沙发扶手上,它没长翅膀,不会飞走啊。是鸡叼了?是狗街了?李婶冷冷地说,这戒指是天增在大桥商店买的,60块,我干一年农活也分不到60块。

母亲是一步三挪回到家里的,母亲回到家里就将疲惫不堪的身子放到床上,破天荒地没做晚饭,夜里和父亲絮絮叨叨地说了一夜。

天刚蒙蒙亮,母亲和父亲起了床。在他们的苦苦哀求下,大队支书同意父母在窑厂帮着干活。

放学后,我常常跑到窑厂看父母干活。母亲背着七八块砖或砖坯子,身子弯成一张弓。大冷天,砭骨的北风呼呼地刮着,母亲脸上却狼藉着细密的汗珠。在1976年的冬天,我最不忍看的就是母亲洗手了。母亲粗糙的手背上疤痕累累,皴裂的大口子里凝结着暗红的血痂,母亲洗手时常痛得脸上冒汗。

父母在窑厂忙活了一个冬天,终于凑够了60块钱。当母亲将血汗钱捧给李婶时,李婶双眼湿润了,嫂子,我知道你家困难,这钱留着过年吧。母亲笑着说,大妹子,我不跑到县城给你买戒指了,就麻烦天增兄弟买吧。

还了李婶60块钱后,深受感动的李婶求着母亲和她拜了干姐妹。李婶搬家到县城时,她还将笨破旧的沙发送给了我们。

弹指间20年就过去了,我家也像全国一样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家里新置了真皮沙发,李婶送的旧沙发只能当劈柴烧锅做饭了。揭开沙发坐垫,撕掉破破烂烂的绒布,我看到一枚戒指羞涩地畏缩在沙发角落里。

听到我的惊叫声,母亲蹒跚着走过来,双手捧着戒指,禁不住老泪纵横了——她又想起了隔着一段长长岁月的1976年的冬天。

妻子夺过戒指,利索地戴在手上,一脸的兴奋,好大一枚戒指,值一两千块钱,我也戴上戒指了。

母亲用双手捧着妻的手说,这戒指样式过时了,我给你买个新的。母亲说着就从妻子手上捋下戒指。家里才盖罢楼房,哪还有钱买戒指?妻的脸阴得能挤出水来。

夜里,我早已经睡下了,母亲将我从床上唤起来,吞吞吐吐地说,李铮,我想和你商量件事。我不满地嘟哝道,什么事不能等到明天商量?母亲小心翼翼地说,是这样的,现在都实行火葬了,一个巴掌大的骨灰盒就能盛骨灰了,再用棺木盛骨灰盒不是浪费吗?我想把棺木卖掉。

在母亲的坚持下,上好的棺木被人买走了。

后来,我的70多岁的老母亲进了趟县城,她将尘封了20年的戒指还给了李婶,并坚持着只要60块钱。

母亲还兑现诺言,给她的儿妻买了枚闪光的戒指。

(《青少年日记》2010年第07期)

1.阅读全文,简述题目“闪光的戒指”的含义。
2.仔细阅读选文,请将文章的故事情节依次填入下面的横线处。
借戒指→___________→赔戒指→___________→还戒指
3.结合具体语境,理解句子中加点字的含义
(1)当母亲将血汗钱给李婶时,李婶双眼湿润了
(2)听到我的惊叫声,母亲蹒跚着走过来,双手着戒指,禁不住老泪纵横了
4.通读全文,说说母亲身上有哪些可贵的品质。
5.文章结尾,母亲“将尘封了20年的戒指还给了李婶,并坚持着只要60块钱”,谈谈你对母亲的做法有什么看法?
2024-09-03更新 | 0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 | 较难 (0.4)

【推荐2】阅读下面现代文,完成各题

老栓只是忙。要是他的儿子……驼背五少爷话还未完,突然闯进了一个满脸横肉的人,披一件玄色布衫,散着纽扣,用很宽的玄色腰带,胡乱捆在腰间。刚进门,便对老栓嚷道:吃了么?好了么?老栓,就是运气了你!你运气,要不是我信息灵……

②老栓一手提了茶壶,一手恭恭敬敬的垂着;笑嘻嘻地听。满座的人,也都恭恭敬敬地听。

③华大妈也黑着眼眶,笑嘻嘻的送出茶碗茶叶来,加上一个橄榄,老栓便去冲了水。

1.第①段描写“闯进来的人”的手法有___________描写___________描写 。
2.第②段表面上写茶客们,可实际上却是写______,这是属于________描写方法。
3.茶馆里的人为什么要“笑嘻嘻地听”“恭恭敬敬地听”?华大妈为什么要“加上一个橄榄”?这“笑”和“敬”的后面隐藏着什么?
2024-07-22更新 | 0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 | 较难 (0.4)
【推荐3】阅读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致命绝杀

梁闲泉

劫掠

金的故乡在悬崖峭壁上。那山很高,快插入蓝天了,终日白云缭绕。

金出生后,只在家里生活了一个来月,就被人抱走了。

抱金的人必定是身手敏捷,不然何以攀上那么险峻的悬崖。金的眼睛被蒙着,一双有力的大手把金抱到一个气味完全陌生的地方。怎么说呢,暂且叫新家吧。

金后来才知道,这是在一个蒙古包里。

金那时太小,不知道怎么样才能逃走。再说,眼睛一直被蒙着,又被缚在柱子上,大人也难逃脱。

在金的记忆里,这家人对金还不错。金有固定的住处,一个双手力气很大的男人天天和它接触,给它牛肉吃,和它说话。话虽听不懂,但它能从男人的脸色和声调判断出个大概意思来。他还经常抱金出外散心。金渐渐认他做好朋友了。不,他应该是金严厉的父亲、老师、主人?对,还是叫主人吧,贴切些。

主人喂牛肉给金,但从来不喂饱。主人是让金保持饥饿感,以免丧失捕猎的本能。金表示理解,不理解又能怎样呢?金的眼神犀利而又顺从。金想忘掉幼时被劫的不快记忆。

金雕

对,我就是驯雕人喜欢的那种雕,体形大,力量大,双爪和眼神都很犀利。能为人类猎捕,兔子就不用说了,我能为主人猎捕狐狸甚至野狼。狼是值得尊敬的对手,一般情况下,要两只金雕合力才有把握战胜它。

训练了一整个白天,现在是晚上了,却睡不着。蒙古包里全是熟悉的气味和习惯的呼噜声。这里我用了习惯两个字,不习惯也不行啊。我一个月大,就被人类劫持到这里。那时的襁褓多么舒适呀,那时的夜多么宁静呀。爸爸妈妈的怀抱多么温暖啊。哎,不知他们现在怎样了。

如果我不被抱走,如果我仍然住在悬崖的巢里,如果⋯⋯人生没有如果,只能面对现实。不过,我还是有一个奢望:等我为主人捕了好多好多猎物之后,主人能放我回到悬崖上去。主人比较体贴,兴许能够放行。

还是失眠,真想给父母写一封信,就说:放心吧爸爸妈妈,儿挺好的,这个主人对我还行。

说来可笑,一开始,我天天失眠,主人还放过金雕的录音来哄我睡觉呢,我一听就听出来不是真的。

明天得打猎了,保存体力要紧,睡了。

绝杀

大雪终于停了。金站在主人肩上,马蹄在坚硬的冰雪上嗒嗒地响。他们到了一个地方,主人将金的眼罩取了,金振翅晴空。纵身而下,一片黑影竟把那些小东西吓呆了。

收获不错,五六只兔子。可主人的脸色不太好看。第二天一早,主人拿了狐狸皮、狼皮放在金的鼻子下让它闻。

今天收获大,除了五六只兔子,还捉了一只狐狸,火红的,个头不小但主人的脸色还是不太好。回家,主人将一张狼皮使劲儿扔到金的身上。

金明白了。但它知道,自己对付一只狼是十分困难的,那就挑小一点的吧。金在高空巡视,一圈又一圈,终于发现了狼的行踪。

寻踪而去,金对狼心怀敬畏,但想起主人就顾不得什么了。是呵,主人该有一顶用新鲜的狼皮做的帽子了。金收束翅膀,箭一般射在一匹灰褐色的野狼颈上。狼大惊,没料到单只雕就敢和它决斗。刹那间,两个令人敬畏的物种展开了一场绝命搏杀。雪雾弥漫,血光寒影,一直杀到夕阳血红。

金被狼拼死拖出了很远。但它至死将双爪深嵌在狼的脖颈上。待主人循着雪上的血迹赶到时,金雕与狼双双气绝,四目圆瞪。

(《天池小小说》2016年第11期)

1.下列对这篇小说的分析和鉴赏,不恰当的两项是(     )(     
A.小说通过三个小标题,描述了一只金雕从小到大,从生到死的一个生命历程,层层递进,一环扣一环。
B.金的主人是一个力气很大的男人,他把金从悬崖峭壁带到蒙古包,不仅训练金,而且对金一直就是非常冷酷无情。
C.“雪雾弥漫,血光寒影,一直杀到夕阳血红”,通过环境描写展现了金狼之战打得昏天黑地,慷慨激昂,振奋人心。
D.金对狼心怀敬畏,而金的主人对狼没有敬畏之心,在没有把握战胜狼的情况下,还要金去奋力搏击。
E.小说第二部分以金为叙述视角,金不仅可以参与事件过程和抒发情感,又可以离开作品环境而向读者进行描述和评价,能使小说显得真实亲切。
2.小说中的金是一个有血有肉的动物形象,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一下。
3.第一次和第二次打猎后,主人对金的反应说明什么?
第一次:_____________
第二次:_____________
4.小说以“致命绝杀”为标题,有什么作用?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5.有人认为,这是一篇构思巧妙的作品。请结合文本,从小说写作技巧和对人与自然的认识两个方面,谈谈你的见解。
2024-06-18更新 | 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