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中职语文综合库 > 现代文阅读 > 实用类文本 > 常见类型 > 科普文章
题型:现代文阅读-实用类文本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0 题号:23646004

阅读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到底在什么样的条件下才能形成“可燃冰”?专家认为,形成“可燃冰”最少要满足三方面条件。首先是温度,海底的温度在2℃至4℃时,适合“可燃冰”的形成,高于20℃则分解。其次是压力,在0℃时,只需要30个大气压就可以形成“可燃冰”。如果在海底,海深每增加10米,压力就增大1个大气压。因此海深300米就可达到30个大气压。海越深,压力越大,“可燃冰”就越稳定。第三是气源,海底古生物尸体的沉积物,被细菌分解会产生甲烷,或者是天然气在地球深处产生并不断进入地壳。在上述三个条件都具备的情况下,天然气可在介质的空隙中和水生成“可燃冰”。甲烷分子被若干个水分子形成的笼型结构接纳,生成笼型固体结晶水合物,分散在海底岩层的空隙中。在常温常压下,“可燃冰”分解为甲烷和水。最有可能形成“可燃冰”的区域一个是高纬度的冻土层。如美国的阿拉斯加、俄罗斯的西伯利亚都已有发现,而且俄国已经开采近了20年。另一个是海底大陆架斜坡。如美国和日本的近海海域,加勒比海沿岸及我国南海和东海海底均有储藏,估计我国黄海海域和青藏高原的冻土带也有储藏。二者之中,海底的“可燃冰”储量较大。

天然“可燃冰”主要埋藏于海底的岩石中,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理事汪集认为,开采这种气水合物会给生态造成一系列严重问题。因为“可燃冰”中存在两种温室气体——甲烷和二氧化碳。甲烷是绝大多数“可燃冰”中的主要成分,同时也是一种反应快速、影响明显的温室气体。“可燃冰”中甲烷的总量大致是大气中甲烷数量的3000倍。作为短期温室气体,甲烷比二氧化碳所产生的温室效应要大得多。有学者认为,在导致全球气候变暖方面,甲烷所起的作用比二氧化碳要大10-20倍。如果在开采中甲烷气体大量泄漏于大气中,造成的温室效应将比二氧化碳更加严重。而“可燃冰”矿藏哪怕受到最小的破坏,甚至是自然的破坏,都足以导致甲烷气的大量散失。而这种气体进入大气,无疑会增加温室效应,进而使地球升温更快。

此外,“可燃冰”也可能是引起地质灾害的主要因素之一。由于“可燃冰”经常作为沉积物的胶结物存在,它的形成或分解能够影响沉积物的强度。美国地质调查所的调查表明,开采“可燃冰”可能导致大陆斜坡上发生滑坡,这种地质灾害对海岸及海底的各种设施是一种极大的威胁。

和石油、天然气相比,“可燃冰”不易开采和运输,世界上至今还没有完美的开发方案。“可燃冰”气藏的最终确定必须通过钻探,其难度比常规海上油气钻探要大得多,由于“可燃冰”遇减压会迅速分解,极易造成井喷,进而使海水汽化,引发海啸导致翻船。

由此可见,“可燃冰”作为一种被寄予厚望的未来新能源的同时,也是一种具有一定危险性的能源。“可燃冰”的开发利用就像一柄“双刃剑”,需要加以小心对待。日益增多的成果表明,由自然或人为因素所引起的温压变化,均可使气水合物分解,造成海底滑坡、生物灭亡和气候变暖等环境灾害。因而对“可燃冰”的分布和分解的研究工作已迫在眉睫,对“可燃冰”钻采和利用的技术开发也刻不容缓。

——选自向杰《“可燃冰”将解千年能源忧?》

1.选文第一段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可燃冰”的形成至少需要三个条件:温度、压力和气源。
B.选文介绍了人工条件下“可燃冰”形成的条件及其分布和储量情况。
C.“可燃冰”最有可能形成的区域是高纬度冻土层、海底大陆架斜坡。
D.“可燃冰”就储量而言,海底的可燃冰的储量较大。
2.关于选文,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作为一种短期温室气体,甲烷数量比二氧化碳多2000倍,因此甲烷比二氧化碳所产生的温室效应要大得多
B.“可燃冰”矿藏遭到人类的破坏会导致甲烷的大量散失。一旦气体进入大气,会增加温室效应,给生态造成一系列灾难,而自然的破坏造成的灾难则很小。
C.开采“可燃冰”可能导致大陆斜坡上发生滑坡,极大地威胁海岸及海底的各种设施,是引起地质灾害的主要因素之一。
D.“可燃冰”在开采过程中,容易造成井喷,进而使海水汽化,引发海啸。现在随着时代的发展,已经有了完美的开采方案。
3.选文第三段文字使用的说明方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A.打比方B.举例子C.分类别D.下定义
4.关于“可燃冰的开发利用就像一柄‘双刃剑’,需要加以小心对待”这句话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从能源的角度看,已探明的“可燃冰”储量相当于全球传统化石能源(煤、石油、天然气、油页岩等)储量的两倍以上
B.“可燃冰”可以满足人类1000年的能源需要,解决人类的能源危机。
C.天然“可燃冰”不易开采和运输,开采这种水合物会给生态造成一系列严重问题,人造“可燃冰”的开发就显得非常重要。
D.“可燃冰”是一种未来新能源,但也是一种危险能源,所以人类在开采利用时要谨慎。
5.联系课文,下列表述无误的一项是(     
A.本文是一篇科技新闻,既有新闻性,又有文艺性,主体部分属于科技说明文。
B.本文较多运用了学术性语言,达到了说明文准确的表达效果。
C.本文概念清晰,定义准确,能用准确的言语揭示事物的本质属性,如对“甲烷”所作的说明。
D.本文综合运用了多种说明方法说明事物,增强了说明的准确性、条理性、形象性。
【知识点】 科普文章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实用类文本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21世纪的电子书

最近,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物理学家乔•雅各布森率领的科研小组研制出一种电子书,电子书内装解调器、电池微处理器和其他元件,一按动功能开关,即可改变字的大小,甚至在阅读的过程中还可用尖细的笔在空白处做上批语。此外,还可从互联网上选取文章加进该书。该书容量大,内容丰富,可顶一个图书馆,可谓一书在手,一生读不完

该书将油墨变成电子油墨。书的每一页上都涂上亿万个用微型小囊包着的显微微粒;每个显微小囊单独能和一个电荷发生反应:小囊内的微粒向后移动显黑色,向前移动显白色。微粒移动的方向取决于加上正电荷还是负电荷:加负电荷为黑色,加正电荷为白色。每个显微小囊大小约为40μm(还不到头发丝的1/2)。

每一特定书页上要使用的小囊数量巨大。如在这种书页上要产生字母“A”,可能要用1000个小囊。字母越小,用的小囊越多,因此其分辨率也就越高。他们研究的目标是要研制一种分辨率比现在的微机显示屏的分辨率还要高的纸显示器。该显示器要拥有更多的静态字母。这些显微小囊可排出程序,使其黑白状态迅速翻动。例如,可在一个显示汽车怎样工作的图解上提供一种动感。

该书由于使用了电子油墨,它通过书背内装的各种电子装置接收每一页发来的指令,基本上可以自行排版。从利用能源方面来看,它的效率非常高,它与液晶显示不一样,液晶显示屏时时都离不开电源,而电子一旦排好版,观看时就不需要用电。它总共只用一节小电池。而相比之下,便携式微机及其液晶显示需要用一些大电池。

该书由于信息采用电子形式,所以使用起来灵活自如。例如,为方便阅读,可以让体积大一些,阅读中还可以用尖细笔在书的空白处做上批语,将见解储存在书背中微小的瞬间储存卡上,过后不用还可消去。

该书预先装上了文章选择器,可以通过瞬间储存卡再补充新文章。雅各布森认为文章的来源可以从互联网上选取,输入一部《莫比迪克》只需一分钟。如果对选择的文章不太满意,只要一触开关,就可再另选一篇新文章。这样来说,该书可顶一个图书馆。

该书价格不贵,但随便携带较为困难,为此,雅各布森仍在研究使电子油墨适合该工艺的最佳方法,为了不在每页上都使用几千根细导线,油墨本身必须导电。雅各布森说:实际上,我们正设法印制成芯布。据书业行家预测,这种书将成为21世纪的书本。

(选自《世界发明》)

1.下列表述中,不属于电子书的主要特色的一项是(     
A.在阅读时,可根据需要按动相应的开关,改变字体的大小。
B.书的每一页上都涂亿万个用微型小囊包着的显微微粒,且能和电荷发生反应。
C.阅读中还可以用尖细笔在书的空白处做上批语,将见解储存在书背中微小的瞬间储存卡上,也可消去这些批语。
D.该书可以通过瞬间储存卡从互联网上选取文章加进该书,可顶一个图书馆。
2.下列对电子书的叙述,不恰当的一项是(     
A.电子书的物质基础是“微型小囊包着的显微微粒”其工作机理则是小囊单独和电荷发生反应。
B.在电子书中,“油墨”的称呼只是就其能够显示文字的功能而言,其他方面已经失去了真正的油墨结构及物理化学性质。
C.每一特定书页上要使用的小囊数量巨大。这些小囊对字母的分辨,其分辨率和小囊的数量成正比。
D.电子书负荷加载后,负荷小囊内的微粒可以移动,移动中显示出多种不同的颜色,如向后移动显黑色,向前移动显白色。
3.下列对于文章内容的理解或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电子油墨是造成电子书目前不方便携带的根本原因。
B.电子书同时兼有电子计算机与纸质图书的多种优点。
C.电子油墨是电子书开发的关键,也是电子书下阶段需要发展完善的重要环节。
D.对于“静态字母”和“黑白状态迅速翻动”,可作这样理解:在某一瞬间,一定数量的小囊的物理状态是一定的,静态地表达相应的字母,而这些小囊受预先排定的程序控制,能很快地在不同状态间切换,造成翻动的效果。
4.根据文章内容,下列对电子书与便携式微机及其液晶显示功能的比较,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电子书通过书背内装的各种电子装置接收每一页发来的指令,基本上可以自行排版,而微机及其液晶显示则不能。
B.从利用能源方面来看,电子书的效率要高于微机及其液晶显示。
C.在携带上,随着芯布制作的实现,电子书的方便也远远超过微机及其液晶显示,并将成为21世纪的书本。
D.液晶显示屏时时都离不开电源,而电子书在整个操作过程中总共只用一节小电池。
2024-07-22更新 | 1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实用类文本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景泰蓝拿红铜做胎,为的红铜富于延展性,容易把它打成预先设计的形式,要接合的地方又容易接合。一个圆盘子是一张红铜片打成的,把红铜片放在铁砧上尽打尽打,盘底就洼了下去。一个比较大的花瓶的胎分作几截,大概瓶口,瓶颈的部分一截,瓶腹鼓出的部分一截,瓶腹以下又是一截。每一截原来都是一张红铜片。把红铜片圈起来,两边重叠,用铁椎尽打,两边就接合起来了。要圆筒的哪一部分扩大,就打哪一部分,直到符合设计的意图为止。于是让三截接合起来,成为整个的花瓶。瓶底可以焊上去,也可以把瓶腹以下的一截打成盘子的形状,那就有了底,不用另外焊了。瓶底下面的座子,瓶口上的宽边,全是焊上去的。至于方形或是长方形的东西,像果盒、烟卷盒之类,盒身和盖子都用一张红铜片折成,只要把该接合的转角接合一下就是,也不用细说了。

制胎的工作其实就是铜器作的工作,各处城市大都有这种铜器作,重庆还有一条街叫打铜街。不过铜器作打成一件器物就完事,在景泰蓝的作场里,这只是个开头,还有好多繁复的工作在后头呢。

1.下列对选文内容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A.介绍景泰蓝制作的第一道工序:锤打。
B.介绍景泰蓝的第一道工序:制胎。
C.介绍景泰蓝的第一、二道工序:锤打和制胎。
D.介绍景泰蓝制作的第一、二道工序:接合和制胎。
2.选文第一段中运用的说明方法是(     
A.打比方B.举例子C.作诠释D.作比较
3.下列对选文第二段中画线的句子理解正确的是(     
A.将景泰蓝的制胎与铜器作坊的工作相比较,说明铜器作打成一件器物即是成品,而在景泰蓝的制作工序中只是一个开头,以引出对后续工序的说明。
B.将景泰蓝的制胎与铜器作坊的工作相比较,说明铜器作打成一件器物在景泰蓝的制作工序中只是个开头,以引出对后续工序的说明。
C.以铜器作坊的工作为例,说明铜器作打成一件器物在景泰蓝的制作工序中只是个开头。以引出对后续工序的说明。
D.以铜器作坊的工作为例,说明铜器作打成--件器物即是成品,而制胎在景泰蓝的制作工序中只是个开头,以引出对后续工序的说明。
4.下列对选文语言特色的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A.准确、生动、严密B.平实、严谨、生动
C.准确、通俗、平实D.平实、准确、严谨
5.联系全文,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本文抓住景泰蓝的每道工序特点,运用多种说明方法,有详有略,语言准确朴素。
B.本文先点明参观的时间、地点和内容,交代了写作的缘起、目的,引出下文。
C.本文详略得当,详写了“掐丝”“打磨”,略写了其他工序,是因为这两道工序在景泰蓝制作中较为复杂。
D.本文介绍了景泰蓝制作中手工操作的特点,赞扬了我们民族伟大的创造才能。
2024-07-22更新 | 0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实用类文本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明智的法规和适当的克制,对于高尚的民族而言,虽说在某种程度上不免有些累赘,但它们毕竟不是束人手脚的锁链,而是护身的铠甲,是力量的体现。请记住,正是这种克制的必要性,如同劳动的必要性一样,值得人类崇高的尊敬。

每天,你都可以听到无数蠢人高谈自由,好像它是个无上光荣的东西,其实远非如此。从总体上来讲,自由并不是什么值得炫耀的东西,它只不过是低级动物的一种属性而已。

任何人,伟大也罢,强者也罢,都不能像游鱼那般自由自在。人可以有所为、又必须有所不为,而鱼则可以为所欲为。集天下之王国于一体,其总面积也抵不上半个海大。纵使将世界上所有的交通线和运输工具都用上(现有的,再添上将来要发明出来的),也难比水中鱼凭鱼鳃游来得方便。

你只要平心静气的想一想,就会发现,正是这种克制让人类引以为荣;进而言之,即使低级动物也当如此,蝴蝶比蜜蜂自由得多,可人们都更赞赏蜜蜂,不就是因为它善于遵从自己社会的某种规律?

确实,关于这类事物以及其他类似之物,你决不可以单单从抽象中得出最后的结论。因为对于自由与克制,倘若你高尚的加以选择,则两者都是好的;反之,两者都是坏的。然而,我要重申一下在这两者之中,凡可以显示高级动物的特征而又能改造低级动物的,还是有赖于克制。太阳是不自由的,枯叶却自由得很:人体的各部分器官没有自由,整体却和谐相长。如果各自有了自由,则势必导致整体的溃散。

1.第1段中加点的“累赘”一词在文中指的是(     
A.法规和克制B.明智的法规和适当的克制
C.不明智的法规和不适当的克制D.束缚手脚的锁链
2.根据文意,人们更赞赏蜜蜂的原因是(     
A.与蜜蜂相比,蝴蝶太自由
B.与人类相比,蜜蜂是自由的
C.蜜蜂为人类酿造蜜
D.蜜蜂是遵守自身的一定秩序而生活、工作的群体
2024-08-25更新 | 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