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中职语文综合库 > 名著阅读
题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0 题号:23644532
阅读《自相矛盾》,完成下面小题。

楚人有鬻①盾与矛者,誉②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③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④应也。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注释:①鬻():卖。②誉:赞誉,夸耀。③陷:穿透、刺穿的意思。④弗能:不能。弗,不。

1.下面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A.曰yuēB.誉yùC.陷xuànD.弗fú
2.下面各项中加点的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誉之——说B.盾之坚——你C.如——怎么样D.其人能应也——不
3.下面句子翻译错误的一项是(     
A.楚人有鬻盾与矛者。                    翻译:楚国有一个既卖盾又卖矛的人。
B.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             翻译:我的盾坚固无比,没有什么东西能够穿透它。
C.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             翻译:如果用你的矛刺你的盾,结果会怎么样呢?
D.不可同世而立。                           翻译:可以同时存在。
4.下面解释成语“自相矛盾”正确的一组是(     
A.比喻自己说话做事前后抵触。B.自己拿着矛和盾看来看去。
C.自己相中了自己的矛和盾。D.矛和盾互相看着不顺眼,打起来了。
【知识点】 名著阅读

相似题推荐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言短文,完成下面小题。

唐裴佶常话:少时姑父为朝官,有雅望。佶至宅看其姑,会其朝退,深叹曰:崔昭何人,众口称美?此必行贿者也。如此安得不乱?言未竟,阍者(1)报:“寿州崔使君候谒。”姑父怒呵阍者,将鞭之;良久,束带强出;须臾,命茶甚急,又命酒馔,又命秣马饭仆。姑曰:前何倨而后何恭也及入门,有得色,揖佶曰:且憩学院中。佶未下阶,出怀中一纸,乃昭赠官絁(2)千匹。

注释:(1)阍者:守门人。(2)絁:丝织物

1.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良久﹐束带                    强:勉强
B.乃赠官絁千匹                       昭:显示
C.阍者报寿州崔使君候            谒:拜见
D.少时姑父为朝官,有雅望         雅望:高尚的名望
2.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用法与“会朝退”中的“其”相同的一项是(     
A.秦贪,负强。   (《廉颇蔺相如列传》)
B.皆出于此乎!。(《师说》)
C.当为里正,受扑责时。   (《促织》
D.可怪也欤!       (《师说》)
3.下列对这段文言文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裴佶姑父“呵阍者”“良久,束带强出”,表明他是一个素有雅望、为官清廉的人。
B.文章塑造崔昭这一人物形象运用了侧面描写的方法。
C.文中崔昭是一个靠行贿博得“众口称美”的朝廷官员。
D.这则小故事揭露了封建官场的腐朽与黑暗。
4.请将第一大题文言短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前何倨而后何恭也?
2024-03-10更新 | 2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景公之时,雨雪三日。公狐白之裘,坐于堂侧阶。晏子入见,立有间。公曰:怪哉!雨雪三日天不寒。晏子对曰:天不寒乎?公笑。晏子曰:婴闻古之贤君,饱而知人饥,温而知人之寒,而知人之劳。今君不知也。公曰:善!寡人闻命矣。令出裘发粟与饥寒者。

(选自《晏子春秋》)

【注】①裘,皮衣。②晏子,春秋时齐国人,齐景公时任宰相。

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雨雪三日而不             霁:雨雪停止
B.公狐白之裘             被:同“披”,穿
C.晏子入见,立有间             有间:有时间
D.而知人之劳             逸:安逸,轻松
2.下列语句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①雨雪三日天不寒             ②窥镜自视
B.①饱而知人             ②何陋
C.①令出裘发粟与饥寒者       重修岳阳楼
D.①晏子能明所欲             皆出于此乎
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乃令出裘发粟与饥寒者。
2024-05-07更新 | 0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成有子九岁,窥父不在,窃发盆。虫跃掷径出,迅不可捉。及扑入手,已股落腹裂,斯须就毙。儿惧,啼告母。母闻之,面色灰死,大惊曰:“业根,死期至矣!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儿涕而出。

未几,成归,闻妻言,如被冰雪。怒索儿,儿渺然不知所往。既得其尸于井,因而化怒为悲,抢呼欲绝。夫妻向隅,茅舍无烟,相对默然,不复聊赖。日将暮,取儿藁葬。近抚之,气息惙然。喜置榻上,半夜复苏。夫妻心稍慰,但儿神气痴木,奄奄思睡。成顾蟋蟀笼虚,则气断声吞,亦不复以儿为念。自昏达曙,目不交睫。东曦既驾,僵卧长愁。忽闻门外虫鸣,惊起觇视,虫宛然尚在。喜而捕之,一鸣辄跃去,行且速。覆之以掌,虚若无物;手裁举,则又超忽而跃。急趋之,折过墙隅,迷其所在。徘徊四顾,见虫伏壁上。审谛之,短小,黑赤色,顿非前物。成以其小,劣之。惟彷徨瞻顾,寻所逐者。壁上小虫忽跃落襟袖间,视之,形若土狗,梅花翅,方首,长胫,意似良。喜而收之。将献公堂,惴惴恐不当意,思试之斗以觇之。

1.下列各项中,对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呼欲绝                    抢:抢夺,争抢
B.发盆                       窃:私自
C.不复聊赖                    聊赖:依赖,指望
D.惴惴恐不             当:合乎
2.下列各项中,加点字的用法和例句不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抚之
A.庠序之教B.今事有
C.火尚足以D.邻国之民不加
3.下列各项中,加点字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翁归,自与汝复算耳             战败
B.                                        为之奈何
C.相对默                                 河东凶亦
D.思试之斗觇之                           严大国之威修敬也
4.下列各项中,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成子失手弄死蟋蟀,因害怕而投井,反映了人不如虫的社会现实,增强了故事的悲剧色彩。
B.选文中写成名之子投井后死而复生,体现了小说浪漫主义的特点。
C.节选部分成名失虫、失子的大悲和得虫的大喜,体现了小说情节多变,跌宕起伏的特点。
D.通过促织对成名一家命运的影响,揭露了封建官府对成名的折磨迫害之深,表达了作者的深切同情。
2023-12-16更新 | 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