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中职语文综合库 > 现代文阅读 > 文学类文本 > 小说 > 中国现当代小说
题型: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 难度:0.4 引用次数:0 题号:23643405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一种美味

巩高峰

他清晰地记得,六岁那年夏天的那个傍晚,当他把一条巴掌大的草鱼捧到母亲面前时,母亲眼里第一次出现了一种陌生的光。他甚至觉得,他在母亲眼里一定是突然有了地位的,这种感觉在随后下地干活回来的父亲和两位哥哥眼里也得到了证实。

他有些受宠若惊。此前,他的生活就是满村子蹿,上树掏鸟窝,扒房檐摘桃偷瓜。因此,每天的饭都没准时过,啥时肚子饿了回家吃饭,都要先挨上父亲或母亲的一顿打才能挨着饭碗的边儿。

那天不一样,母亲把双手在围裙上擦了又擦。母亲终于接过那条鱼时,他忽然有一点点失望,那条本来大得超出他意料的鱼,在母亲的双手之间动弹时,竟然显得那么瘦小。

准确地说,在那之前他没吃过鱼,唇齿间也回荡不起勾涎引馋的味道。他相信两个哥哥应该也极少尝过这东西。在母亲的招呼下,他们手忙脚乱地争抢母亲递过的准备装豆腐的瓷碗。豆腐,是跟年联系在一起的东西了。天!为了那条鱼,母亲要舀一瓷碗的黄豆种子去换半瓷碗的豆腐来搭配。隐隐约约地,他有了美味的概念,还有慢慢浓起来的期待。

父亲坐在灶前一边看着火苗舔着锅底,一边简单地埋怨了几句,似乎是嫌母亲把鱼洗得太干净了,没了鱼腥味。这已经是难得的意外了,平日里,父亲一个礼拜可能也就说这么一句话。父亲埋怨时,母亲正在把那条鱼放进锅里,她轻手轻脚,似乎开了膛破了肚的草鱼还会有被烫痛的感觉。父亲笑了笑,带着点儿嘲意。母亲嗔怪着说,你笑什么笑!鱼真的还没死,还在锅里游呢。说着,母亲还掀了锅盖让父亲看。父亲保持着笑意,不愿起身。

母亲拿着装了葱段蒜末的碗,就那么站着等水烧开。

他则坐在桌前,看这一切时他是不是双手托着腮?他忘了。反正所有的记忆都是那条鱼和围绕着那条鱼而产生的梦一般陌生的气息。那天什么活都不用他干,他是这顿美味的缔造者,可以游手好闲。父母的举动让他觉得他有这个资格。

在豆腐到来时,母亲甚至都没来得及埋怨一下一贯喜欢缺斤短两的豆腐贩子,因为豆腐马上就被切成块下了锅。美味,让他带着很多的迫不及待,还有一点点的张皇。张皇什么呢?鱼都在锅里了,它还能游回村头那条沟里去?不过这种张皇让他有点儿熟悉,在沟里捉到鱼时他也这么心慌来着,因为连他自己都不相信,那条沟里竟然会有鱼。

来不及细细回味了,豆腐一下锅,屋子里顿时鲜香扑鼻。他是第一次知道,鱼的味道原来是这样的,新鲜得让人稍稍发晕。在鱼汤从锅里到上桌之间,他拼命地翕动鼻翼,贪婪地往肺里装这些味道。他相信装得越多,回味的时间就越长。

至于那锅鱼汤具体是什么滋味,他倒完全不记得哪怕一点儿细节。因为全家吃饭喝鱼汤的状态都有些鲁莽,只有嘴唇和汤接触的呼呼声,一碗接一碗时勺子与锅碰撞的叮当声,还有一口与另一口之间换气时隐约的急促。

那天饭桌上的气氛也不一样,一家人习惯的默不作声完全没了踪影,父亲开口谈天气了,两个哥哥则说了今年可能的收成。而母亲,只是嘴含笑意,一遍又一遍地给大家盛汤。

最后,父亲说了一句有点儿没头没脑的话,父亲说,三子该上学了。

他就叫三子。如今回想起来,对鱼汤食不知味的原因应该就是这句话。两个哥哥没进过一天学校的大门。现在到了他三子,父亲说他该上学了。该,就是要,快要的意思。他忘了两个哥哥投过来的眼神的内容,他忘了鱼汤是什么味道,他忘了那个晚上的一切细节。

美味?美味是什么味呢?当他终于能背着书包从村头墙角中出来,扭捏地走进学校的大门,他离美味的书面意思越来越近。但是,他知道美味的真正意思并不是之后的上学,仍然是有鱼的那天晚上……

两个哥哥忽然就饱了,先后离开桌子回屋睡觉,可是鱼汤每个人起码还可以盛两碗。他们没解释为什么,也不用解释,地里的活要起早贪黑,否则这种鱼加豆腐的美味只能还是好多年享受一次。父亲愣了愣,恢复了以往不苟言笑的表情。母亲端着碗,出神,她似乎用眼神示意过父亲别口不择言,但是现在她卸去了笑容,朝着屋外黑糊糊的夜空,一直出神。

可是羊要进圈,牛要喂草,猪还要吃食。都这么愣着不能解决一点儿问题。他起身去做,也只有他还有心情做。

坐在灶前添柴火煮猪食,已经是最后一件事了。把火点着,添第二把柴火的时候,他就抓着了一个黏黏软软的东西,凑到灶前的火光里一看,是那条鱼!从锅里蹦到地面,它显然已经超越了极限。现在,它早已死了,只是眼里还闪着一丝诡异的光。

(本文有删改)

1.“我”为什么觉得在母亲眼里突然有了地位。
2.作者为什么要以“一种美味”为题,请简要分析。
3.赏析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4.家人一顿忙活却没有吃到鱼,请分析作者这样安排结尾的用意。
【知识点】 中国现当代小说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 | 较难 (0.4)

【推荐1】阅读《荷花淀》(节选)完成下面小题。

很晚丈夫才回来了。这年轻人不过二十五六岁,头戴一顶大草帽,上身穿一件洁白的小褂,黑单裤卷过了膝盖,光着脚。他叫水生,小苇庄的游击组长,党的负责人。今天领着游击组到区上开会去来。女人抬头笑着问:

今天怎么回来的这么晚?站起来要去端饭。

水生坐在台阶上说:吃过饭了,你不要去拿。

女人就又坐在席子上。她望着丈夫的脸,她看出他的脸有些红涨,说话也有些气喘。她问:他们几个哩?

水生说:还在区上。爹哩?

女人说:睡了。

小华哩?

和他爷爷去收了半天虾篓,早就睡了。他们几个为什么还不回来?

水生笑了一下。女人看出他笑的不像平常,怎么了,你?

水生小声说:明天我就到大部队上去了。

女人的手指震动了一下,想是叫苇眉子划破了手,她把一个手指放在嘴里吮了一下。水生说:今天县委召集我们开会。假若敌人再在同口安上据点,那和端村就成了一条线,淀里的斗争形势就变了。会上决定成立一个地区队。我第一个举手报了名的。

女人低着头说:你总是很积极的。

……

说罢,他就到别人家里去了,他说回来再和父亲谈。

鸡叫的时候,水生才回来。女人还是呆呆地坐在院子里等他,她说:你有什么话嘱咐我吧!

没有什么话了,我走了,你要不断进步,识字,生产。

嗯。

什么事也不要落在别人后面!

嗯,还有什么?

不要叫敌人汉奸捉活的。捉住了要和他们拼命。那最重要的一句,女人流着眼泪答应了他。

1.选文第一段采用什么方式描写人物的?
2.很晚丈夫才回来,水生嫂为什么一直在等?
3.女人抬头笑着问:“今天怎么回来得这么晚?”站起来要去端饭。作者描写“端饭”这一细节的用意是什么?
4.“不要叫敌人汉奸捉活的。捉住了要和他们拼命。”这话揭示了怎样的深层含义?
5.请你谈谈水生嫂听说丈夫要到“大部队”时的心理活动。
2024-07-22更新 | 3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 | 较难 (0.4)

【推荐2】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雁阵

狗娃冷冷地瞅着驼爷颠儿颠儿地晃来,双眼就变成两柄利剑。

他来了,他还算是条汉子!

晚秋的野地死静死静,身后的湖水像面硕大无朋的镜子。狗娃分明感到,袖子里的刀已急不可耐蠢蠢欲动了。

驼爷在狗娃面前驻了足。许是走得急了些吧,额上竟排满了豆大的汗粒。

好天!驼爷歪起头,不无吃力地瞅着蓝空的日头。

狗娃没料到驼爷此刻还有雅兴评论天气的好坏,心就有些发躁。你果真来了!狗娃咬牙切齿,恶狠狠地吐出一句。

哪能不来呢?驼爷说,驼爷的厚嘴唇一个劲地抿动,一接到你的信,我的心便踏实了。你总算出来了,且在城里找了份工作,这比啥都好!

这个老狐狸,嘴倒甜!行啊你,把我整进大牢里一待就是五年,我狗娃真该好好报答报答你!

眯起眼,驼爷读狗娃脸上的那道月牙疤。你也真够狠的,一夜间毁了那么一大片林子。驼爷把目光撒向湖畔,五年前倒下的松林,至今还在他的心头滴血,呐,我又栽上了。驼爷喃喃着。驼爷是个护林员。

哼!狗娃重重射出一口浓痰,蓦地从袖管里抽出那把长刀。阳光兴奋地在刀片上一闪,又一闪。

嗬嗬嗬,驼爷笑了,笑得极坦然:好歹当过兵,打过仗,啥家伙没见识过?

狗娃一愣,顿觉眼前这个驼背老头很有些不好对付,但还是大声吼道:你就不怕我一刀捅死你?

驼爷仿佛什么也没听见一样,款款地卷好一支烟,款款地抽。狗娃不是人?狗娃一点人味也没有?我不信!说罢,驼爷又哑哑地笑,竟一脸的灿烂。

怎么会是这样?其实,狗娃也没打算把驼爷咋样。狗娃只想让驼爷跪在地上求饶,然后狠狠地踢他一脚,再骂一句:滚吧,爷不跟你一般见识,你这条老狗!可事情发展得令狗娃不知所措了。

咦呀!驼爷扔掉烟头,又歪起脖看天。狗娃也扬起了头。

雁阵。一群排成人字形的大雁,徐徐地朝南飞去。太阳赤灿赤灿,雁阵渐渐地融进那耀眼的光芒里。一首生命的诗,在蓝空中吟唱。

他呆了。他也呆了。

手中的刀陡地落到了地上。狗娃拾起刀,看了看,用力抛进湖里。沿着来路,狗娃大步而去。

狗娃!驼爷喊道。你就忍心不回家看看爹娘?这几年,他们想你快想疯了!

狗娃没回头。不混出个人样来,绝不见爹娘!狗娃的双眼溢满了浊泪。

1.对本文内容理解正确的两项是(     
A.狗娃是个报复心极重的人,在监狱中被关五年,仍然不思悔改,出狱后第一件事就是找驼爷报复。
B.刀“急不可耐蠢蠢欲动”,“阳光兴奋地在刀片上一闪,又一闪”,这些描写,渲染了狗娃急于报复的心理。
C.面对“排成人字形”的雁阵,驼爷和狗娃蓦然都“呆了”,这一描写暗示两人间的冲突得到了解决。
D.驼爷及时提醒狗娃莫忘爹娘,终于使狗娃幡然醒悟,认识到生命的价值,且决心要混出个人样来。
E.这篇小说反映了护林工作的艰巨,说明在严格执法的同时还必须做好深入细致的思想教育工作。
2.文中表现了“驼爷”哪些优秀思想品质?(结合具体描写,分点说明)
3.“雁阵”的含义是什么?它的出现对本文主题的表现和情节发展起什么作用?
4.除了雁阵,本文还有哪些自然景物描写?请摘录出来。这些描写起了怎样的作用?
2024-07-27更新 | 0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 | 较难 (0.4)

【推荐3】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老孔的菜园

白秋

①楼下老孔是个诗人哩。父亲一说,刘文就笑了。他是诗人,我还是臧克家呢。母亲走了以后,刘文动员了一年多,才把父亲请到城里。这不到一个月,他就跟楼下老孔混得烂熟了。

②老孔是什么人物,刘文还不清楚,白天晚上就会捣鼓他那菜园子。说他是个诗人,鬼才信。直到父亲把老孔的诗集一本本摆在他面前,他才闭上嘴巴。

③小区建得早,一楼都有个方方正正的大院子,一分多地呢。从楼上看孔家的菜园格外清楚。靠东墙边上有两棵香椿,一棵柿树。南边栽了一片像连翘又像迎春一样的花。剩下的地方,全是大小不等的菜畦子,每个畦子种了两三样菜,再加上墙边爬蔓的,总共不下十几个品种呢。最难得的,是靠近西墙还用竹篾支起了一个拱型的塑料棚。这春夏秋冬,就都有新鲜蔬菜了。自己吃不了,周边的人就跟着沾光。那年除夕夜,整栋楼上都吃上了他家新鲜韭菜做馅的水饺。他那菜,跟市面上的味道就是不一样。

④现成的菜吃多了,刘文觉得过意不去,抽个空闲,提着酒专门拜访。连按门铃带敲门,折腾了半天。才听见里面有人慌慌张张地喊着:“来了来了……”就见老孔满腿泥巴,一身水渍匆匆开门。胡子拉碴的脸上戴副深度眼镜,不多的头发扎煞得像鸟巢一般,惊讶地望着刘文。

⑤“孔老师,光吃您的菜了,今们儿特地来看看您。听说您好喝两口,您看这个怎么样?”刘文带来的是一箱高密小黑坛。老孔眯起了小眼睛,望着那酒。吧嗒吧嗒嘴,使劲往里咽了咽口水。“嘿嘿,嘿嘿……这是好酒,正宗高粱酒。就是现在不产了,当年因为它的包装不好,才没在市场上立住脚。你能保存到现在,可是不容易。叫你爹下来,咱们今天好好品品。”

⑥他顺手从院子里拔了几颗葱,摘下三四根黄瓜,两个西红柿,把那吊着的丝瓜也拽下了一根,交给老伴。“快去给我们整两个小菜,今天有贵客。”

⑦刚倒上酒,老孔就忍不住,“滋,……”一口吞了一小杯。然后抿着嘴不停地说:“好酒,好酒!你们也来,哈,哈!别客气。”看他喝得那个香啊,真馋人。刘文在外面应酬多少年,什么酒没喝过。今天这才知道,原来酒可以这么个喝法。

⑧“孔老师,我不理解。像您这样的前辈,要是在哪个刊物上兼个职,或者给个单位编本书什么的不好嘛,干嘛整天捣鼓个菜园子呀。”几杯下来,话匣子都打开了。他说,刚退下来时,还真有人请他干那些事来,挣个酒钱那是绰绰有余。但是,那回写了篇文章后,就不一样了。

⑨老孔的老家在沂蒙山一个不起眼的村子里。那次他应父母官邀请回来,兴趣大发,转遍周围小山包,满怀激情写了那篇美文《身边的九寨——九山之美在心田》。文章一经发表,时人广为传颂。那当官的看了更是唏嘘赞叹,感慨万千。这几年光在外面游山玩水了,没想到,身边就有个金疙瘩呀。当即筹措资金,对他描述的山旮旯,进行了修葺包装打造,家乡的旅游一下子搞活了,那个GDP是一个劲得往上涨啊。人家感激得要命,以后逢年过节必请他回家看看。可他回去看了几趟后,就发誓再也不写文章了。问为啥,他懊悔得鼻涕长长。“那是在开发吗,那是在糟蹋。你看把那山、那树整成什么样了,到处都是人造的假山假水,假庙假和尚。银子撂下了,垃圾也撂下了,吃喝拉撒漫山遍野,原来的味道全没了。我是一时发昏给老家造孽呀。为文无用,空谈误国误家。我还是来点实在的,在家里种点菜,自己吃得放心,日子也过得舒坦。”

⑩事实却远非如此。没过几天,父亲就跟刘文说,要跟老孔到山里种菜去。原来老孔看见村里的人都在外打工,好多山地荒了,心痛得很。他跟几个老友一合计,承包了一座荒山,说要回去种树种菜还债,正缺父亲这样的行家里手呢。

⑪刘文再劝时,父亲已是异常坚决。他说:“我不知道老孔到底去还什么债,但是,我觉得那是我该去的地方。你别劝,劝也没用。高兴的时候,你就带着老婆孩子来帮把手。那时,保准让你们吃到跟小时候一样好吃的菜。”

⑫说完,他堆满沟壑的脸,就像盛开的山菊花一样绽放了。

1.小说中第③段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2.小说中第⑩段划线句“说要回去种树种菜还债”,老孔还什么债?
3.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     
A.小说语言朴实,饶有风味,讲述了老孔的生活境况,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情描写契合人物的身份和性格,情节虽然简单,但耐人寻味。
B.老孔“满腿泥巴”“头发扎煞得像鸟巢一般”突出他不修边幅和种菜的忙碌。而“戴副深度眼镜”,暗示了他的另一身份。
C.鲜明的对比是这篇小说的主要特色。父亲了解老孔,甚至追随老孔,与刘文忙于应酬,无视老孔的情形形成强烈对比。
D.小说的结尾意味深长,最后一句是为了表现父亲的苍老,也显示出父亲的舒心,他笑得这么灿烂,引发读者更深刻的思考。
2024-03-02更新 | 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