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中职语文综合库 > 名著阅读
题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1 题号:23641935

阅读《游褒禅山记》选段,回答下列问题。

褒禅山亦谓之华山,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距其院东五里,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距洞百余步,有碑仆道,其文漫灭,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今言华实者,盖音谬也。

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所谓前洞也。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谓之后洞。余与四人拥火以入,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遂与之俱出。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方是时,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余之所得也。

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1.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火尚足以也。     明:明亮。B.夫夷   以:而且,并且。
C.非常之             观:看。D.其能讥之乎     孰:怎么。
2.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字。
(1)则或其欲出者
(2)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
3.翻译下列句子。
(1)世之奇伟、瑰怪、 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
(2)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知识点】 名著阅读

相似题推荐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游褒禅山记》选段,回答下列问题。

褒禅山亦谓之华山,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距其院东五里,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距洞百余步,有碑仆道,其文漫灭,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今言华实者,盖音谬也。

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所谓前洞也。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谓之后洞。余与四人拥火以入,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遂与之俱出。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方是时,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余之所得也。

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1.对下列划线字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余与四人火以入。     拥:点燃B.则或其欲出者   咎:追究
C.其漫灭    文:文章中的文字D.至于幽暗昏惑   至于:到达
2.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字。
(1)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
(2)又以夫古书之不存
3.翻译下列句子。
(1)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2)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2024-04-29更新 | 1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2】下面的文章为《触龙说赵太后》,请在阅读后完成下面小题。

赵太后新用事,秦急攻之。赵氏求救于齐,齐曰: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太后不肯,大臣强谏。太后明谓左右:有复言令长安君为质者,老妇必唾其面。

左师触龙言愿见太后,太后盛气而胥之。入而徐趋,至而自谢,曰: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不得见久矣。窃自恕,而恐太后玉体之有所郄也,故愿望见太后。太后曰:老妇恃辇而行。曰:日食饮得无衰乎?曰:恃粥耳。曰:老臣今者殊不欲食,乃自强步,日三四里,少益嗜食,和于身也。太后曰:老妇不能。太后之色少解。

左师公曰:老臣贱息舒祺,最少,不肖,窃爱怜之,愿令得补黑衣之数,以卫王宫,没死以闻。太后曰:敬诺。年几何矣?对曰:十五岁矣。虽少,愿及未填沟壑而托之。太后曰:丈夫亦爱怜其少子乎?对曰:甚于妇人。太后笑曰:妇人异甚。对曰:老臣窃以为媪之爱燕后贤于长安君。曰:君过矣,不若长安君之甚。左师公曰: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媪之送燕后也,持其踵为之泣,念悲其远也,亦哀之矣。已行,非弗思也,祭祀必祝之,祝曰:必勿使反。’岂非计久长,有子孙相继为王也哉!太后曰:然。

左师公曰:今三世以前,至于赵之为赵,赵主之子孙侯者,其继有在者乎?曰:无有。曰:微独赵,诸侯有在者乎?曰:老妇不闻也。”“此其近者祸及身,远者及其子孙。岂人主之子侯则必不善哉?位尊而无功,奉厚而无劳,而挟重器多也。今媪尊长安君之位,而封之以膏腴之地,多予之重器,而不及今令有功于国,—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故以为其爱不若燕后。太后曰:诺。恣君之所使之。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齐兵乃出。

子义闻之曰:人主之子也,骨肉之亲也,犹不能恃无功之尊、无劳之奉,而守金玉之重也,而况人臣乎!

(选自《战国策》,中华书局出版社2006年版)

1.下列加点字的用法和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     
A.必以长安君为质,兵                            项王复引兵而东
B.少益嗜食,和身也                                   其身也,则耻师焉
C.父母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壮也,犹不如人
D.岂人主之子侯必不善哉                            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其负大舟也无力
2.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本文运用生动的语言,细致地描绘了人物的行动和对话,形象地揭示了人物内心的变化过程。
B.左师触龙认为赵太后爱燕后胜过爱长安君。
C.赵太后作为一国之主,她握着赵国的最高领导权。当国家的平安受到威逼时,她赶忙向齐国求救,盼望齐国能够帮助她渡过危机,说明她有一定的政治头脑和魄力。
D.触龙之所以能劝告成功,除了超群的语言艺术外,还在于他深切地了解对方的心理。
3.触龙是如何劝说赵太后的?请谈谈触龙劝说中的语言艺术。
4.请简要分析触龙和赵太后这两个人的人物形象。
5.谈谈这篇文章给你怎么样的启示?
2024-06-10更新 | 1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师旷侍于晋侯。晋侯曰:卫人出其君,不亦甚乎?对曰:或者其君实甚。良君将赏善而刑淫,养民如子,盖之如天,容之如地。民奉其君,爱之如父母,仰之如日月,敬之如神明,畏之如雷霆,其可出乎?夫君,神之主而民之望也。若困民之主,匮神乏祀,百姓绝望,社稷无主,将安用之?弗去何为?

注:出:赶走。刑淫:惩罚淫滥(的人)。盖:覆盖。神之主:神灵的主人。

1.对下列语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不亦                      甚:“什么”的意思
B.或者其君               实:确实
C.百姓                      绝:断绝
D.社稷无                      主:主持者、掌管的人
2.对下列语句中加点的“之”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盖如天。                  之,代词,代“民”
B.敬如神明。               之,代词,代“君主”
C.若困民主。               之,助词,“的”的意思
D.将安用                  之,语气词,无意义
3.下列各项中,与“容之如地”文言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A.灭六国者也,非秦也。          (《阿房宫赋》)
B.帮燕王欲结于君。                 (《廉颇蔺相如列传》)
C.古之学者必有师。                 (《师说》)
D.耳得之而为声。                    (《前赤壁赋》)
4.请将第一大题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民奉其君,爱之如父母,仰之如日月。
2024-07-22更新 | 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