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中职语文综合库 > 名著阅读
题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1 题号:23638030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寡人之于国也

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1.对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河东亦然                                 凶:荒年
B.鸡豚狗彘之                           畜:畜养
C.狗彘食人食而不知               检:约束
D.王无                                     罪:罪恶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移其粟河内                 左司马曹无伤使人言项羽曰
B.弃甲曳兵                 此四君者,皆明智忠信
C.民多于邻国也          师道不传也久矣
D.斧斤时入山林          犹不能不之兴怀
3.与“未之有也”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A.沛公来何操?B.有不得见者三十六年
C.多于南亩之农夫D.洎牧以谗诛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孟子认为梁惠王虽然有“移民移粟”的小恩小惠,与邻国统治者的治国不尽心在实质上没有区别,是“百步”与“五十步”的关系。
B.孟子的“王道”理想是“不违农时”“数罟不入洿池”“斧斤以时入山林”,使民生有保障,能够解决老百姓的生老病死等问题。
C.孟子用“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和“涂有饿莩而不知发”对比,意在突出梁惠王把“涂有饿莩”的现状归罪于荒年,如同把杀人归罪于武器一样荒唐。
D.《寡人之于国也》一文具有雄辩的气势,表现在语言上注重排比的运用,如在论述“使民加多”的道理时,通过排比的运用,使文章音节铿锵,气势充沛。
【知识点】 名著阅读

相似题推荐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𫐓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𫐓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1.对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木直绳(合乎)
B.舆马者(借助)
C.江河(断绝)
D.声非加也(强,这里指声音洪大)
2.下列没有通假字的一句是(     
A.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B.虽有槁暴,不复挺者
C.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D.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3.下列没有词类活用的一句是(     
A.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B.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C.𫐓以为轮,其曲中规
D.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4.翻译句子。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2024-06-20更新 | 0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秦王坐章台见相如,相如奉璧奏秦王。秦王大喜,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左右皆呼万岁。相如视秦王无意偿赵城,乃前曰:璧有瑕,请指示王。王授璧。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谓秦王曰:大王欲得璧,使人发书至赵王,赵王悉召群臣议,皆曰:秦贪,其强, 以空言求璧,偿城恐不可得。’议不欲予秦璧。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大国乎?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于是赵王乃斋戒五日,使臣奉璧,拜送书于庭。何者?大国之威以修敬也。今臣至,大王见臣列观,礼节甚倨,得璧,传之美人,戏弄臣。臣观大王无意偿赵王城邑,故臣复取璧。大王必欲急臣,臣头今与璧俱碎于柱矣!相如持其璧睨柱,欲以击柱。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固请,召有司案图,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相如度秦王特以诈佯为予赵城,秦城实不可得,乃谓秦王曰: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赵王恐,不敢不献。赵王送璧时斋戒五日。今大王亦宜斋戒五日, 设九宾廷, 臣乃敢上璧。秦王度, 终不可强夺, 遂许斋五日,舍相如广成传舍。

相如度秦王虽斋,决负约不偿城,乃使其从者衣褐,怀其璧,从径道亡,归璧于赵。

秦王斋五日后,乃设九宾礼于廷,引赵使者蔺相如。相如至,谓秦王曰: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且秦强赵弱,大王遣一介之使至赵,赵立奉璧来。今以秦之强而先割十五都予赵,赵岂敢留璧而得罪于大王乎?臣知欺大王之罪当诛,臣请汤镬。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秦王与群臣相视而嘻。左右或欲引相如去,秦王因曰:今杀相如,终不能得璧也,而绝秦赵之欢。不如因而厚遇之,使归赵,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

(选自司马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其强                              负:依仗
B.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严:严格
C.臣请汤镬                       就:接受
D.廷见相如                       卒:终于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传之美人,戏弄臣        乱易整,不武
B.设九宾                      而君幸赵王
C.秦王度, 终不可强夺     阙秦以利晋,唯君图
D.且秦强赵弱                  夜缒出,见秦伯
3.把第I卷文言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相如视秦王无意偿赵城,乃前曰:“璧有瑕,请指示王。”
2)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
2024-07-22更新 | 1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甲】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节选自苏洵《六国论》)

【乙】夫后世之所以恶秦者,岂非以其暴耶?以余观之,彼六国者皆欲秦所为,未可专以秦也。当是时,东诸侯之六国也,未有能愈于秦者也;其溺于攻伐,习于虞诈,强食弱肉者,秦无异也。兵连祸结,曾无虚岁。向使有擅形便之利如秦者,而又得天助焉,未必不复增一秦也。惟其终不克为秦所为,是以卒自弱,而取夷灭。

(节选自李桢《六国论》)

1.下列对加点实词含义的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以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由“吾得兄之”可推断出“事”是“侍奉”之意。
B.彼六国者皆欲秦所为——由“所欲为”可推断出“为”是“做”之意。
C.未可专以秦也——由“王无岁”可推断出“罪”是“怪罪”之意。
D.秦无异也——由“子孙之不甚惜”可推断出“视”是“看待”之意。
2.依次填入文中序号处的虚词,正确的一项是(     
A.①则   ②其   ③而   ④之B.①而   ②且   ③以   ④者
C.①而   ②其   ③以   ④之D.①则   ②且   ③而   ④者
3.下列对文中句子句式的判断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是被动句,“为……所”结构表被动。
B.“苟以天下之大”是定语后置句,“之”是定语后置的标志。
C.“是以卒自弱”是宾语前置句,“自”作为宾语提到谓语之前。
D.“其溺于攻伐,习于虞诈”是状语后置句,“于攻伐”“于虞诈”介词结构作状语。
4.对文中画线句子的断句或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1)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①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②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2)夫后世之所以恶秦者,岂非以其暴耶?
③后代嫌恶秦国的人,难道不是在使用他们的暴力吗?
④后代人痛恨秦国的原因,难道不是因为秦国统治者的残暴吗?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5.对同一历史事件,会存在许多不同的观点。苏洵和李桢对六国灭亡原因的分析,你更赞同哪一个,为什么?
2024-07-22更新 | 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