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中职语文综合库 > 名著阅读
题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1 题号:23634199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庖丁解牛

《庄子》

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砉然向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

文惠君曰:嘻,善哉!技盖至此乎?

庖丁释刀对曰: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依乎天理,批大郤,导大窾,因其固然,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于硎。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虽然,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动刀甚微。謋然已解,如土委地。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

文惠君曰:善哉!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

1.结合文章内容,对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乃中《经首》之       会:节奏B.刀刃若新发于        硎:磨刀石
C.官知止而欲行          神:神仙D.如土                  委:卸落
2.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所见无非牛者”,说明庖丁一开始宰牛就很有天赋,专心致志,心无旁骛。
B.“合于《桑林》之舞”,意味着庖丁所展示的解牛过程已经由一种技术上升为一种艺术。
C.“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主要原因是庖丁能做到依乎天理,因其固然。
D.“以无厚入有间”,游刃有余,因此庖丁的刀用了十九年“刀刃若新发于硎”。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选自《庄子·养生主》,《庄子》是庄周和他的门人及后学者的著作,是道家学派的重要作品。
B.“庖丁解牛”是一个寓言故事,庄子通过这个寓言故事来说明养生的道理,生动直观,使抽象的道形象化。
C.本文先后用了三种反差鲜明的对比来进行说理:一是庖丁解牛之初与三年之后的对比,二是庖丁与普通厨师的对比,三是庖丁解牛与文惠君治国的对比。
D.本文先写庖丁解牛的熟练动作和美妙音响,再写文惠君的夸赞,引出庖丁对自己追求的道的解说,以此表明主旨,条理清楚,层次分明。
【知识点】 名著阅读

相似题推荐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1.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风雨兴                                               焉:兼词,于此,在这里
B.故不积                                        跬:半步
C.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                           寄托:把情感放置在别的事物
D.而舍之                                               锲:雕刻
2.请把选段中的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2024-07-22更新 | 0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文,完成下列五小题。

(一)

长子顷襄王立,以其弟子兰为令尹。楚人既咎子兰以劝怀王入秦而不反也。屈平既嫉之,虽放流,眷顾楚国,系心怀王,不忘欲反。冀幸君之一悟,俗之一改也。其君兴国,而欲反复之,一篇之中三致志焉。然终无可奈何,故不可以反。卒以此见怀王之终不悟也。人君无愚智贤不肖,莫不欲求忠以自为,举贤以自佐。然亡国破家相随属,而圣君治国累世而不见者,其所谓忠者不忠,而所谓贤者不贤也。怀王以不知忠臣之分,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疏屈平而信上官大夫、令尹子兰,兵挫地削,亡其六郡,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此不知人之祸也。……

令尹子兰闻之,大怒,卒使上官大夫屈原于顷襄王,顷襄王怒而迁之。

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欤?何故而至此?屈原曰: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渔父曰:夫圣人者,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举世混浊,何不随其流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铺其糟而啜其鹂?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屈原曰: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人又谁能以身人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常流而葬乎江鱼腹中耳,又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之温鳝乎?乃作《怀沙》之赋……于是怀石,遂自投汨罗以死。

(二)

单于使卫律召武受辞。武谓惠等:屈节辱命,虽生,何面目以归汉!引佩刀自刺。卫律惊,自抱持武,驰召医。凿地为坎,置煴火,覆武其上,蹈其背以出血。武气绝,半日复息。惠等哭,归营。单于壮其节,朝夕遣人候问武,而收系张胜。

武益愈,单于使使晓武,会论虞常,欲因此时降武。剑斩虞常已,律曰:汉使张胜谋杀单于近臣,当死。单于募降者赦罪。举剑欲击之,胜请降。律谓武曰:副有罪,当相坐。武曰:本无谋,又非亲属,何谓相坐?复举剑拟之,武不动。律曰:苏君,律前负汉归匈奴,幸蒙大恩,赐号称王,拥众数万,马畜弥山,富贵如此!苏君今日降,明日复然。空以身草野,谁复知之!武不应。律曰:君因我降,与君为兄弟;今不听吾计,后虽复欲见我,尚可得乎?武骂律曰:汝为人臣子,不顾恩义,畔主背亲,为降虏于蛮夷,何以汝为见!且单于信女,使决人死生:不平心持正,反欲斗两主,观祸败!南越杀汉使者,屠为九郡。宛王杀汉使者,头县北阙。朝鲜杀汉使者,即时诛灭。独匈奴未耳。若知我不降明,欲令两国相攻。匈奴之祸,从我始矣。

(1)解释下列实词含义。
(1)卒使上官大夫屈原于顷襄王________(2)其君兴国________
(3)惠等哭,归营_________________(4)空以身草野________
(2)句子翻译。
(1)武益愈,单于使使晓武,会论虞常,欲因此时降武。
(2)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
(3)茅坤评价《屈原列传》“以议论行叙事体”,即采用在叙事中插入议论的写法。范晔评《汉书》“文赡而事详”“详而有体”,试结合两篇文章来加以赏析。
2024-07-22更新 | 0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3】请根据课文内容,完成下面小题。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

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
②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③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
2.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错误的一项是(     
A.秦、晋兵临城下,郑国危在旦夕。在这种情势下,烛之武不顾个人安危“夜缒而出”,求见秦穆公,表现了他深明大义、以国事为重的爱国精神。
B.烛之武具有高超的论辩能力,他在秦穆公面前不卑不亢,侃侃而谈,既不刺激对方,又不失本国尊严,抓住秦穆公的心理,层层深入,逐步渗透,最终使秦穆公心甘情愿地退兵。
C.秦、晋曾是友好邦交关系,秦对晋有割让焦、瑕二邑的恩惠,晋却对秦严防死守。烛之武正是利用了二国之间这种微妙的关系,才得以智退秦师。
D.烛之武的劝说,使秦穆公撤走了围郑的军队,还派杞子、逢孙、杨孙三人戍守郑国,秦晋联盟就此瓦解,晋国无奈之下也只能选择退兵。
3.本文描写佚之狐举荐烛之武的意义是什么?
4.烛之武是怎么说服秦穆公退兵的?
5.本文的烛之武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
2024-06-04更新 | 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