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中职语文综合库 > 现代文阅读 > 实用类文本 > 常见类型 > 科普文章
题型:现代文阅读-实用类文本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0 题号:2363218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病菌影响心理与行为

①病菌影响身体,不言而喻;可病菌影响心理和行为,并未引起人们足够的关注。

②病菌导致的传染病给人类和其他动物带来了沉重的生存压力。只有那些拥有能够抵御病菌威胁的身体和行为机制的物种,才能在一个遍布微型捕食者的世界里存活下去。如果把来自病菌的威胁看作是一把锁,那么人类至少有两把可以开锁的钥匙。其中一把是我们熟悉的身体免疫系统,而另一把就是行为免疫系统。

③不过,生物学家认为,身体免疫不是万能的,它不是免费的,需要付出代价。身体免疫可能发生识别错误,结果可能导致对自身正常细胞或者组织的攻击。身体免疫系统的运作需要耗费相当能量,可能会影响其他身体机能的发挥。身体免疫需要让一批细胞担任抗体,从而可能削弱或者破坏这些细胞原有的功能。因此,尽管身体免疫通常很有效,但不能经常使用。否则,没有几个人能受得了。身体免疫还具有滞后的特点,通常只有在病菌进入人体之后这一系统才会启动。

④加拿大心理学家舍勒和邓肯提出了行为免疫系统的概念。这是一套包括了情绪、认知、动机和行为在内的复杂系统,其功能是在身体免疫系统启动之前,提早发现并远离可能存在病菌的场所或线索,从而减少疾病感染的可能。其实,很多动物都在这么做。比如,牛羊会避免在撒满粪便的草地上觅食,雌性牛蛙会避免跟已经染病的雄性牛蛙交配,一只得了小儿麻痹症的黑猩猩会被其他黑猩猩孤立。

⑤舍勒和邓肯指出,人类的不少社会心理类似于行为免疫。某些个体在形体和动作方面偏离了常态,因而可能被无意识地感知为疾病症状,进而导致了针对他们的歧视。

⑥舍勒在一项研究中发现,人们歧视某些人,是因为把他们当成了病菌携带者。认为自己身体弱容易染病的人,很少跟残疾人、肥胖者、破相者以及年老者交往。他们害怕染病,因此拒人于千里之外,虽然这些人可能并未携带病菌。

⑦害怕病菌还会导致对陌生人的恐惧。人们对自己人的偏爱,在某种程度上是因为他们跟我们携带有相似的病菌,因而不太可能把致命疾病传染给自己。跟自己人相比,陌生人更有可能导致疾病感染。同时,陌生人也更有可能有意无意违背当地的习俗,而这些习俗不少都是用来防止疾病传染的。舍勒等人发现,人们面对陌生群体,越是觉得容易感染疾病,就越是容易怀有敌意,甚至有可能产生一种强烈的种族主义倾向。

⑧当然,行为免疫虽然导致携带病菌者被别人孤立,但也给了他们自己观察世界的机会。写《我与地坛》和《病隙碎笔》的史铁生,疾病缠身,很长一段时间里都只能跟轮椅亲密接触。他对世界的观察非常深刻,笔下不时会有富有哲理的句子。无独有偶,进化生物学的创始人达尔文也是一生为疾病所困扰,身体不好,需要妻子照料。他长期深居简出,在孤独中笔耕不辍,完成了不少伟大的作品。

(选自《中国科普文学精选》,有删改)

1.下列对“身体免疫不是万能的”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身体免疫系统在杀死病菌的同时会攻击我们体内的正常细胞或组织。
B.身体免疫系统在发动攻击时可能会影响其他身体机能的发挥。
C.身体免疫系统可能会削弱或者破坏担任抗体的细胞的原有功能。
D.身体免疫系统的运作会消耗大量能量,经常使用会对身体造成损害。
2.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身体免疫系统虽能有效阻止病菌进入我们的身体,但具有滞后的特点。
B.行为免疫系统能够让人提早发现并远离病菌,从而减少疾病感染。
C.人们会有意识地将偏离常态的个体怀疑为病菌携带者而歧视他们。
D.由于自己人可能携带更少的病菌,所以人们往往会偏爱自己人。
3.下列对本文语言和说明方法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篇运用作比较的说明方法,突出人们并未足够重视病菌影响心理和行为的情况。
B.第③段中加点词语“通常”表示身体免疫系统一般情况下有效,但有时候也不一定有效。
C.第⑦段中“不太可能”“更有可能”等词语的使用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
D.第⑧段列举了史铁生、达尔文的例子说明携带病菌者反而比正常人会更容易获得成功。
【知识点】 科普文章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实用类文本阅读 | 适中 (0.65)
整体分析:这篇文章通过介绍牵牛花等攀援植物的缠绕方向,揭示了植物缠绕方向的遗传本能及其进化原因。文章结构清晰,先描述现象,再解释原因,最后强调实际应用。科学性与实用性兼备,既满足了读者的好奇心,又提供了种植实践中的指导。语言简洁明了,逻辑严谨,易于理解。

【推荐1】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植物缠绕方向之谜

牵牛花、金银花等攀援植物有一套非凡的本领,这就是能够依附支架,利用茎尖的运动不断向上爬攀。就拿牵牛花来说,它茎的顶端10~15厘米一段,由于各个方向的表面生长速度不一致,能在空中不断改变自己的位置。而且经络以一定的方向旋转着,并以此为半径,在一圆周内遇到依附物后,就会把依附物缠绕起来,以此攀向高处去争取阳光和雨露。

有趣的是,大多数植物的转头运动是有一定方向的,如金银花、菟丝花、鸡血藤等始终向右旋转,牵牛花、扁豆、马兜铃、山药等则向左旋转缠绕向上,而何首乌却是随心所欲的转头,有时左旋,有时右旋。

那么,这些缠绕茎植物为什么会有固定的缠绕方向呢?

科学家最新研究表明,植物旋转缠绕的方向特性,是它们各自的祖先遗传下来的本能。远在亿万年以前,有两种攀援植物的始祖,一种生长在南半球,一种生长在北半球。为了获得更多的阳光和空间,使其生长发育得更好,它们茎的顶端就紧紧随时朝向东升西落的太阳。这样,生长在南半球植物的茎就向右旋转,生长在北半球植物的茎则向左旋转。经过漫长的适应、进化过程,它们便逐步形成了各自旋转缠绕的固定的方向。以后,它们虽被移植到不同的地理位置,但其的特性被遗传下来而固定不变。而起源于赤道附近的攀援植物,由于太阳当空,它们就不需要随太阳转动,因而其缠绕方向没有固定,可随意旋转缠绕。

分清作物的左旋、右旋在实践中具有重要意义。若错把左旋植物以右旋方式缠绕在支架上,则很快就会自行脱落;若绕的方向与其习性相同,则会缠得更紧,顺利向上攀援,生长发育良好。

1.本文说明的对象是什么?
2.文章主要说明的是它们的什么特征?
3.牵牛花等植物缠绕支架的目的是什么?
4.本文所采用的说明顺序是___________的逻辑顺序。
5.第①段告诉我们,牵牛花能够旋转爬攀,其自身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需要具备的客观条件是_____________
6.这篇文章告诉我们,在种植攀缘植物时应注意什么?(用自己的话回答)
7日内更新 | 0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实用类文本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列内容,回答问题

①南浔,江南水乡六大古镇之一,浙江省十五个历史文化名镇之首,建镇已有七百多年的历史。南浔虽也是浙江的古镇,但这里少有老屋长廊、石桥深巷。

②南浔的不同在于有众多的江南名园。《江南园林志》有云:以一镇之地,且拥有五园,皆为巨构,实江南所仅见。而且这些园子多有中西合璧的风格。其中最著名的是江南名园小莲庄和嘉业藏书楼。

③嘉业藏书楼其实是一处江南小型园林,园子里莲池、假山、凉亭处处流露出江南园林的小巧与别致。其主体建筑是一座西式回廊式的藏书楼。这座藏书楼乃江南四大藏书楼之一,是清代的秀才刘承干在1920年到1924年修建的。其藏书最多时曾达到60万卷。现在这里是浙江省图书馆古籍书库。

④毗邻嘉业藏书楼的是刘镛的庄园小莲庄。小莲庄为南浔景致之最,原系清光禄大夫刘镛的家庙和花园。小莲庄与藏书楼是同年落成的。园子的外园有10亩荷花池,池边有逶迤的中式长廊和尖顶的西式小姐绣楼。中西建筑在这里得到了完美的结合。小莲庄景致与其他的江南园林相仿,有扇亭、石牌坊、假山、竹林。比较有特色的是园子西边由数十棵古香樟树组成的古树长廊。

⑤而江南至今罕见之沿河民居建筑群百间楼,位于镇东百间楼河西南岸,相传为明代礼部尚书董份为女眷家仆而建的居屋。始建时约有楼房百间,故得其名。距今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后几经整修,既保持明代建筑风格,又具有清代建筑遗韵。百间楼的特色是依河立楼,顺河道蜿蜒逶迤,有石桥相连。楼房为传统的乌瓦粉墙,形成由轻巧通透的卷洞门组成的骑式长街。各楼之间有形式各异的封火山墙,河埠石阶,木柱廊檐,与映在河水中的倒影,连同隐约的渔歌,构成了一幅江南水上人家的绮丽画卷。

1.对本段文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南浔是浙江的古镇,这里有很多老屋长廊、石桥深巷,至今保存完好 。
B.小莲庄为南浔景致之最,原系清光禄大夫刘基的家庙和花园。
C.南浔这个古镇最著名的是江南名园小莲庄和嘉业藏书楼。
D.百间楼是南浔的古建筑之一,距今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后几经整修,既保持了宋代建筑风格,又具有清代建筑遗韵。
2.南浔与其他江南古镇相比,具有与众不同的独特魅力,主要表现在哪里?
2024-08-11更新 | 0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实用类文本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①我国古代有两句诗说道:花如解语应多事,石不能言最可人。但从现在看来,石头和花卉虽没有声音和语言,却有它们自己的一套结构组织来表达它们的本质。自然科学家的任务就在于了解这种本质,使石头和花卉能说出宇宙的秘密。而且到现在,自然科学家已经成功地做了不少工作。以石头而论,譬如化学家以同位素的方法,使石头说出自己的年龄;地球物理学家以地震波的方法,使岩石能表白自己离开地球表面的深度;地质学家和古生物学家以地层学的方法,初步地摸清了地球表面,即地壳里三四十亿年以来的石头历史。何况花卉是有生命的东西,它的语言更生动,更活泼。像上面所讲,贾思勰在《齐民要术》里所指出的那样,杏花开了,好像它传语农民赶快耕土;桃花开了,好像它暗示农民赶快种谷子。春末夏初布谷鸟来了,我们农民知道它讲的是什么话:阿公阿婆,割麦插禾。从这一角度看来,花香鸟语都是大自然的语言,重要的是我们要能体会这种暗示,明白这种传语,来理解大自然,改造大自然。

②我国唐宋的若干大诗人,一方面关心民生疾苦,搜集了各地方大量的竹枝词、民歌;一方面又热爱大自然,善能领会鸟语花香的暗示,模拟这种民歌、竹枝词,写成诗句。其中许多诗句,因为含有至理名言,传下来一直到如今,还是被人称道不置。明末的学者黄宗羲说:诗人萃天地之清气,以月、露、风、云、花、鸟为其性情,其景与意不可分也。月、露、风、云、花、鸟之在天地间,俄顷灭没,而诗人能结之不散。常人未尝不有月、露、风、云、花、鸟之咏,非其性情,极雕绘而不能亲也。换言之,月、露、风、云、花、鸟乃是大自然的一种语言,从这种语言可以了解到大自然的本质,即自然规律,而大诗人能掌握这类语言的含义,所以能写成诗歌而传之后世。

③唐白居易十五岁时,曾经写过一首咏芳草(《赋得古原草送别》)的诗: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诗人顾况看到这首诗,大为赏识。一经顾况的宣传,这首诗便被传诵开来。这几句诗,指出了物候学上两个重要规律:第一是芳草的荣枯,有一年一度的循环;第二是这循环是随气候转移的,春风一到,芳草就苏醒了。

④在温带的人们,经过一个寒冬以后,就希望春天的到来。但是,春天来临的指标是什么呢?这从许多唐宋人的诗中我们可找到答案的。李白诗:东风已绿瀛洲草,紫殿红楼觉春好。王安石晚年住在江宁,有句云: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宋洪迈《容斋续笔》指出:王荆公写这首诗时,原作春风又到江南岸,经推敲后,认为字不合意,改了几次才下了绿字。李白、王安石他们在诗中统用绿字来象征春天的到来,到如今,在物候学上,花木抽青也还是春天的重要指标之一。王安石这句诗的妙处,还在于能说明物候是有区域性的。若把这首诗哼成春风又绿河南岸,就很不恰当了。因为在大河以南开封、洛阳一带,春风带来的象征,黄沙比绿叶更有代表性……

⑤唐宋诗人对于候鸟,也给以极大注意。他们初春留心的是燕子,暮春、初夏注意的在西南是杜鹃,在华北、华东是布谷。如杜甫晚年入川,对于杜鹃鸟的分布,在诗中说得很清楚:西川有杜鹃,东川无杜鹃……杜鹃暮春至,哀哀叫其间……

⑥南宋诗人陆游,在76岁时作《初冬》诗:平生诗句领流光,绝爱初冬万瓦霜。枫叶欲残看愈好,梅花未动意先香……这证明陆游是留心物候的。他不但留心物候,还用以预告农时,如《鸟啼》诗可以说明这一点:野人无历日,鸟啼知四时。二月闻子规,春耕不可迟;三月闻黄鹂,幼妇悯蚕饥;四月鸣布谷,家家蚕上簇;五月鸣鸦舅,苗稚忧草茂……陆游可称得上懂得大自然语言的一个诗人。

⑦我们从唐宋诗人所吟咏的物候,也可以看出物候是因地而异、因时而异的。换言之,物候在我国南方与北方不同,东部与西部不同,山地与平原不同,而且古代与今日不同。为了了解我国南北、东西、高下、地点不同,古今时间不同而有物候的差异,必须与世界其他地区同时讨论,方能收相得益彰之效。

1.作者从唐宋大诗人的诗中发现了物候变化的哪些规律?
2.下面两句说法矛盾吗?为什么?
(1)石头和花卉虽没有声音和语言,却有一套结构组织来表达其内在性质。
(2)花香鸟语都是大自然的语言,问题在于这种语言是无声的,只有具备科学的头脑才能系统地听懂它。
3.下面的语段应放在哪段结尾?为什么?
物候就是谈一年中月、露、风、云、花、鸟推移变迁的过程,对于物候的歌咏,唐宋大诗人是有成就的。
4.根据文中提供的信息,指出下列各项中不属于“物候”现象的一项(     
A.阿公阿婆,割麦插禾B.西川有杜鹃,东川无杜鹃
C.鸟语花香,雄鸡晓唱D.萃天地之清气,极造化之大观
5.本文主要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6.结合课文内容,比较《唐宋大诗人诗中的物候》与《大自然的语言》两篇文章的标题,你更欣赏哪一个?说说你的见解。
2024-05-17更新 | 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