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中职语文综合库 > 名著阅读
题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1 题号:2362564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帛矣;鸡豚狗彘之,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1.给文中加点的字注音。
数罟不入洿池                       鸡豚狗彘之
涂有饿而不知发             五十者可以帛矣
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
(2)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3.以上文段中流传至今的一个六字成语是:__________________ ,它的引申义是________________
4.以上文段选自   ___________,作者是 ___________
【知识点】 名著阅读

相似题推荐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楚庄王欲越,庄子曰:王之伐越,何也?曰:政乱兵弱。庄子曰:智之如目也,能见百步之外而不能自见其。王之兵自败于秦、晋,丧地数百里,此兵之弱也。庄蹻为盗于境内而吏不能禁,此政之乱也。王之弱乱非越之下也,而欲伐越,此智之如目也。王乃止。

故知之难,不在见人,在自见。故曰:自见之谓明

(选自《韩非子·喻老》)

【注释】①庄蹻(qiāo):楚国的大盗,实为人民起义领袖,与楚王不同时,系寓言假托。②明:眼睛明亮,引申为明智。

1.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楚庄王欲                              伐:讨伐,攻打
B.庄子                                     谏:规劝,劝谏
C.臣智之如目也                           患:患病
D.能见百步之外而不能自见其       睫:眼睫毛
2.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与例句中的“之”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王伐越

A.欲人无惑也难矣     (《师说》)
B.后人哀之而不鉴     (《阿房宫赋》)
C.惟江上清风            (《前赤壁赋》)
D.蚓无爪牙            (《劝学》)
3.下列各项中,与“此兵之弱也”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A.既而得其尸于井                         (《促织》)
B.刘备天下枭雄                            (《赤壁之战》)
C.而君幸于赵王                            (《廉颇蔺相如列传》)
D.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过秦论》)
4.请将第一大题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故知之难,不在见人,在自见。
2024-06-15更新 | 0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1.以上文字出自________(作者)的《________》一文。
2.下列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师之不传也久矣(道:风尚)
B.今之众人(众人:许多人)
C.学于师(耻:以……为耻)
D.官盛则近(谀:谄媚)
3.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2)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4.本段的论点是什么?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2024-02-27更新 | 1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文言语段,完成下面小题。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郑知亡矣                              既:已经
B.越国以                                鄙:把……当边邑
C.焉用亡郑以                    陪:陪伴
D.秦伯,与郑人盟               说:“说”同“悦”,喜欢,高兴
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B.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C.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D.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3.下列叙述不符合文意的一句是(     
A.烛之武“夜缒而出”,说明当时郑国的情况十分危急。
B.从烛之武对形势的分析中可知,晋国的实力与秦国不相上下。
C.晋侯为了报答秦伯,曾经答应过给秦国两座城池。
D.烛之武说秦国退兵的理由一共有两条,一是亡郑利于晋,二是存郑利于秦。
4.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1)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2)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
2024-03-29更新 | 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