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中职语文综合库 > 语言文字基础 > 句子 > 标点符号
题型: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2 题号:23625366
下面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开班会时,班主任正式向全班同学宣布:学校这次征文比赛确定了两个主题:一是支持奥运,二是抗震救灾。
B.辛弃疾的词是以多用典故出名的。他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就用了五个典故(孙权、刘裕、刘义隆、拓跋焘和廉颇。)
C.人可以用精神疗救肉体,使肉体获得满足;人可以用书籍拓展延续生命的疆域,使生命不朽;人可以用诚意感动他人,使社会更加和谐。
D.兖州交通便利,有“九省通衢,齐鲁咽喉”之称,战略位置重要,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商贾云集之埠。”
【知识点】 标点符号 句号 引号 冒号

相似题推荐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 (0.65)
【推荐1】下列句子的标点符号使用无误的一项是(     
A.“唉!天可真凉了——”(这“了”字,念得很高,拖得很长)
B.“唉,天可真凉了——”(这“了”字,念得很高,拖得很长)
C.“唉,天可真凉了——”(这“了”字念得很高,拖得很长)
D.“唉!天可直凉了——”(这“了”字念得很高,拖得很长)
2023-12-15更新 | 2次组卷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 (0.65)
【推荐2】下列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无须挂画,门外有幅巨画;名叫自然。
B.我没有碰到谁,鬼知道他们去哪了。
C.只有这枣子、柿子、葡萄,成熟到八、九月份,七、八月之交是北国的清秋佳日。
D.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和水里的蛙声;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2024-03-07更新 | 0次组卷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苏轼在《定风波》上片结束时,用了这么一句:“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这是个不同凡响的惊人之笔!它画龙点睛般地表现出了作者的胸怀、抱负,体现了全词的中心思想。这句话从字面上解释,无非是说“怕什么呢,自己的一生就是披着蓑衣在风雨之中过来的,对此我处之泰然”。“任平生”字是指平生饱经风雨,早已听其自然的意思。当然,这里的“风雨”不仅是指自然界的风雨,更重要的是指政治上的风雨。古往今来,诗词中的一些带关键性的警句,往往是一语双关或富于多方面的涵义,具有十分深广的思想容量,经得住人们反复咀嚼和回味,能引起人们深思。只要想想苏公饱经沧桑的遭遇,我们就能掂出这句话的份量。确实如此,苏轼所经受的政治上的风风雨雨实在太多了。他一生长期被贬在外,尝尽了人世的艰辛。生活磨炼了他的意志,他对来自各方面的打去和挫折早已习以为常了,不惊恐,不退缩,任其自然,坦然处之。总之,“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非常形象地描画出了苏轼的气度、胸襟以及对人生的态度,给了人们难以忘怀的印象。

对文段中加点的词和标点符号使用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A.文段末画横线句与文段首画横线句一样,引文的最后仍需要加句号。
B.画了波浪线的句子中的“风雨”一词的引号表示具有特殊的含义。
C.“不仅是指自然界的风雨”句中的“不仅”也可以更换为“不止”。
D.“多方面的涵义”句中的“涵义”也可以更换为“含义”。
2024-03-07更新 | 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