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高教(2023)基础模块下《长征胜利万岁》同步练习与检测试题
全国 高二 课后作业 2024-07-22 5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语言文字基础、现代文阅读

一、语言文字运用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容易(0.94)
1.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和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运筹帷(wū)            洞(yáo)          (jiǎo)            (tíng)
B.千雷霆(jūn          (jié)             (jīn)               (xuān)
C.熙熙嚷(rǎng)       马(lè)               山(1óu)             碍(zhàng)
D.疲不堪(bèi)          (shēn)        涉(bá)                 灭(jiān)
2024-05-14更新 | 3次组卷 | 1卷引用:高教(2023)基础模块下《长征胜利万岁》同步练习与检测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容易(0.94)
2.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长途拔涉 牌子   蓝盈盈   沸腾
B.妄图抱复   顿时   巍巍       
C.秋高气爽   追剿   屏障       威信
D.熙熙攘攘   寒暄   热呼呼   驻扎
2024-05-14更新 | 2次组卷 | 1卷引用:高教(2023)基础模块下《长征胜利万岁》同步练习与检测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3. 下列句子中,与例句所用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长征又是播种机,它散布了许多种子在十一个省内,发芽、长叶、开花、结果。
A.电车不慌不忙地跑着,客客气气地响着铃铛,好像在说:“借光,呃,借光。”
B.在形形色色的昆虫家族中,七星瓢虫算是比较高雅的,它飞翔的时候轻缓悠闲,就像撑着小洋伞散步的名媛淑女。
C.我似乎打了一个寒噤;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
D.楼房在夜里呈现出银灰色,静静地蜷伏在雾气沼沼的地平线上。
2024-05-14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高教(2023)基础模块下《长征胜利万岁》同步练习与检测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4.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为纪念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从现在起到年底,国家大剧院宣布承办31场精心策划的演出。
B.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4月份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出现自去年12月以来最大的涨幅,但仍低于相关机构的预测。
C.这部小说中的“边缘人”是一个玩世不恭、富有破坏性却真实坦白的群体,人们面对这类形象时会引起深深的思索。
D.为进一步保障百姓餐桌的安全,国家对施行已超过5年的《食品安全法》作了修订,因加大了惩处力度而被冠以“史上最严”的称号。
2024-05-14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高教(2023)基础模块下《长征胜利万岁》同步练习与检测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5.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在有诗魔之称的台湾著名诗人洛夫看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诗意地活着”不但是一个诗人的生命与美学实践,同时也是一个民族的生存境界与精神内涵的表现
②如以世俗眼光来看,这个时期也许是他们生命中、事业中最黯淡的岁月
③今天是一个需要诗的时代,因为这个世界太物质,太缺乏价值感、美感
④而诗人以优雅而真诚的语言,忠实地呈现出自己的内心世界,他们最高的使命是“希望”
⑤但他们却活得有境界、有品位、有尊严,他们寂寞的生命点燃了历史上千万人心灵的光和热
⑥比如,陶渊明罢官之后“采菊东篱下”,王维晚年隐居终南山麓,杜甫因安史之乱流落成都
A.①③④②⑤⑥B.①⑥②⑤③④C.③①④⑥②⑤D.③④①⑥②⑤
2024-05-14更新 | 3次组卷 | 1卷引用:高教(2023)基础模块下《长征胜利万岁》同步练习与检测试题

二、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实用类文本阅读 | 较难(0.4)
阅读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毛泽东同志用大气磅礴的诗句,讴歌了红军两万五千里长征。85年前,红军指战员震撼世界、彪炳史册的壮举,创造了战争史上的奇迹,筑起了巍峨的精神丰碑。今天,我们要自觉从长征精神中汲取奋进力量,意气风发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

从长征精神中汲取信仰的力量。在长征最艰难时,许多人不知道部队明天要开拔到哪里、最终将落脚何处,但红军指战员最常讲的一句话就是只要跟党走,一定能胜利。跟党走就是跟着理想信念走,就是向着光明的前途走。长征的胜利,是理想信念的胜利。没有崇高理想、坚定信念的有力支撑,要取得长征的胜利是不可想象的。如今时代变了、环境变了,但理想信念不能动摇、精神支柱不能缺少。发扬伟大的长征精神,就是要把全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定革命的理想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始终听党话、跟党走,才能心有定力、行有动力,在新长征中续写新荣光。

从长征精神中汲取初心的力量。什么是共产党?共产党就是自己有一条被子,也要剪下半条给老百姓的人。习主席曾引用徐解秀老人的话,道出了党同人民的鱼水深情,生动诠释了中国共产党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正是因为党和人民军队坚守初心使命,人民群众才给我们以全力的支持拥护。发扬伟大的长征精神,就要紧紧依靠人民,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永远同人民站在一起、想在一起、干在一起。一心一意为了人民、矢志不渝造福人民,就能永远赢得人民的支持拥护,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从长征精神中汲取坚韧的力量。在原第13集团军军史馆里,有一件半截皮带的展品,说的是三过草地的一个班早已断粮断炊,不得不把身上的皮带拿来充饥。战士周广才忍不住攥紧剩下的最后半截皮带,含着泪说同志们,我们把它留作纪念,带着它见毛主席吧!衣衫褴褛、忍饥挨饿,敌人围追堵截,高山终年积雪,草地沼泽遍布……这些都考验着他们的意志,锻造着军人的血性与担当。不管战争形态如何变化,战争的主体还是人,不屈不挠的坚韧品质永不过时。发扬伟大的长征精神,就要传承红色基因、涵养革命意志,顽强拼搏、艰苦奋斗,以鲜血和生命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

从长征精神中汲取智慧的力量。遵义会议之后,我军重新回到你打你的,我打我的这一战争指导原则上,重新回到十六字诀这一战法运用上,才有了牵着敌人鼻子走的战略主动,才有了四渡赤水的经典战例,才有了长征的伟大胜利。后来,正是依靠具有我军特色的作战思想和战法,我们一路披荆斩棘,赢得了一次又一次伟大胜利。发扬伟大的长征精神,就是要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创新发展作战理论、作战思想和破敌之法,如此才能掌握制胜先机,打赢未来战争。

长征是一次唤醒民众的伟大远征。这样的唤醒跨越时空,让我们至今仍能听到长征的呼唤,感受到理想的崇高、精神的伟力。新的征途上,我们还有许多雪山草地需要跨越,还有许多娄山关、腊子口需要征服。只要我们保持坚定理想信念和坚强意志品质,就能迈过一道道沟坎,沿着革命先辈开辟的道路继续坚定地走下去,走向更加美好的明天。

(节选自何东平《从长征精神中汲取奋进力量》)

材料二:

然而,进入黄土高原以来,马鸿逵、马鸿宾的骑兵一直尾追我们。到了吴起镇,他们更是追而不舍。还有鲁大昌——我们在腊子口交过手的这个手下败将也匆匆赶来了,妄图报复。

经过甘南急行数百里的红军部队,减员不少,给养困难,又初到天气寒冷的西北地区,急需休整。但是为了保卫边区人民的革命胜利果实,中央军委决定,给敌人一次沉重的打击。毛主席亲自指挥了这一仗。

这是10月的一天早晨,秋高气爽,太阳还没有升到头顶,毛主席率领部队进入吴起镇一带的山头阵地。我们一纵队四大队担负着迁回敌人左侧的任务,一路上只见兄弟部队也都进入各自的伏击阵地。

8时整,我们在川道左侧的山沟里埋伏得都有些急了,这时突然见到前方川道里冒起一团团尘土,我与大队长黄开湘同志各自拿起望远镜仔细一看,嗬,果真马大胡子的骑兵来了,一队接着一队,还真不少。

……

突然,啪!山谷里响起了清脆的枪声。

霎时间,两边山沟里的轻、重武器一齐吼叫起来,两厢伏兵一齐杀了出来。敌人此时才知道进了我们的伏击圈,但已经晚了。我们一个迅猛突击,把走在前面的那个团打了个七零八落。受惊的马狂奔乱跳,敌人无法控制坐骑,纷纷从马背上跌落下来。有的腿还挂在蹬里,硬给马拖着跑了。敌人后边的三个骑兵团,阵势还没有摆定,一家伙就给他们自己的败骑冲散了。真是人喊马嘶,不打自垮。我们就这样轻轻松松地消灭了敌人一个骑兵团,打垮了敌人三个骑兵团。……

……

谁知道,这就是我们长征中的最后一仗啊!这一仗,宣告了一年来蒋介石追剿计划的彻底破产。

(节选自杨成武《长征胜利万岁》)

6.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毛泽东的诗句“万水千山只等闲”,既写出了红军长征路程之遥,又表现了红军蔑视一切困难的英雄气概。
B.周广才宁冒饿死的危险也要留下“半截皮带”,是因为其身上有着无比坚韧的精神力量,而且想把它作为纪念。
C.遵义会议后,红军抛弃了从前一直过于死板的战争指导原则,变得十分灵活,于是有了“四渡赤水”的经典战例。
D.马鸿逵和马鸿宾的骑兵、鲁大昌的国民党军尾追红军而来,结果在吴起镇一带遭到了中央红军的沉重打击。
7.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在长征最艰难的时期,许多红军战士不知道最终会在陕北落脚,但他们有着跟党走的坚定信念。
B.对于“什么是共产党”,徐解秀老人没有下定义,而是用具体行为进行生动解说,具有感动人心的力量。
C.“敌人围追堵截……遍布”形成排比,以雄浑的气势、铿锵的语调表现了红军一往无前的奋斗精神。
D.毛泽东指挥红军借伏击地以少胜多打败追敌,生动阐释了什么是制胜先机、争取主动的战争智慧。
8.两则材料都表达了对长征精神的赞颂,但表达方式不一样,请对此作简要分析。
9.对于吴起镇战斗,杨成武没有过多地对战士们进行动作、语言、肖像等细节描写,为什么?
2024-05-14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高教(2023)基础模块下《长征胜利万岁》同步练习与检测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 | 较难(0.4)

阅读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井冈山,唯有敬畏我才能心安

帕男

《菜根谭》里说:自天子以至于庶人,未有无所畏而不亡者也。天子者上畏天,下畏民,畏言官于一时,畏史官于后世。浅显地说,敬就是敬重,畏就是恐惧和害怕。有谁敢说来井冈山是为了旅游的,至少我不敢。

在我的意念里,从来就没有想过要到井冈山一游。此次学习,可谓,我当然不信命,可冥冥之中却在暗示自己。

井冈山三个字一直萦绕在了我的心里,30年挥之不去。

首先读的是袁鹰的《井冈翠竹》,开篇第一句至今仍记得:井冈山五百里林海里,最使人难忘的是毛竹。接着又有这样的一段描写:从远处看,郁郁苍苍,重重叠叠,望不到头。到近处看,有的修直挺拔,好似当年山头的岗哨;有的密密麻麻,好似埋伏在深坳里的奇兵;有的看来出世还不久,却也亭亭玉立,别有一番神采。

家乡云南楚雄多毛竹,和井冈山的并无二致,我和竹子的交情可谓深远,甚至可以说惺惺相惜,和生活的旅伴一样。

但井冈山的竹子不再是竹子,是铁骨铮铮的伟大战士,是屹立不倒的一种精神。

亦如袁鹰所写:井冈山的竹子,是革命的竹子!

到井冈山,给我印象最深的是竹子。

漫山遍野且密密匝匝,一眼望不到尽头。

其形高挺,接天摩日,叶叶交叠,尾尾相衔,连阳光都难泼进来一点,小涧清流,雾气氤氲,这气场,突然令我肃然起敬。在竹林中穿行,我居然未敢触碰一棵竹子,脑海里老装着袁鹰的那段文字:用它做过帐篷,用它做过梭镖,用它当罐盛过水,当碗蒸过饭,用它做过扁担和吹火筒。在黄洋界和八面山上,还用它摆过三十里竹钉阵,使多少白匪魂飞魄散,鬼哭狼嚎。

我不忍更不敢触碰他们,不忍的是怕这些竹子就是当年红军战士的化身,就该让他们静静地站在那里,不染尘埃;不敢是怕惊扰了他们早已安静的灵魂。

竹子是的象征。

谁不知道竹子亭亭玉立,婆娑有致,不畏霜雪,四季常绿,而且未出土时先有节,及凌云处尚虚心,这种君子之风,不正是我们景仰的。故而郑板桥大为赞赏: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此刻,我还想起了宋人苏轼的诗:可使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可见竹子的高洁备受文人青睐。

在参观完小井红军医院,我们来到了离医院不远的烈士墓凭吊。就在绕纪念碑行告别礼时,我看到路旁的树林里有一块伏卧在地的小石碑,上刻有魂归井冈——老红军战士曾志以及生卒年,不了解曾志的人定以为这与小井烈士墓相邻,和巍巍青山作伴的树葬墓是乡下过世的某位老人的。

实际上她也真的把自己当成井冈山普普通通的老战士,这与乡下普通的老人何异?可曾志毕竟是大名鼎鼎名副其实的中国革命老人。

据说有潇湘美女之称的曾志,191144日生于湖南省宜章县一个清贫的知识分子家庭。1923年考入衡阳省立第三女子师范学校,19268月考入湖南衡阳农民运动讲习所,同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284月上井冈山,任红四军后方总医院党总支书记,红四军组织科干事,红四军前委工农运动委员会民运股股长、妇女组组长。她参加过著名的黄洋界保卫战。建国后,任广州市委书记、中组部副部长等职。

曾志是从枪林弹雨、炮火硝烟、敌特追捕、白色恐怖中走过来的人,不可不谓九死一生,她的意志却坚如磐石。

在培训班互动课上,我又听了曾志在井冈山的孙子石金龙讲他奶奶曾志和全家人的事情,更让我高山仰止。原来我所不知道的,在1928年年底,曾志产下了一名男婴,但迫于战争形势,她不得不将刚出生不久的孩子托给了当时留守井冈山王佐部队一个叫石礼保的副连长代为抚养,这名男婴也就是石金龙的父亲石来发。丢下孩子,曾志就随着部队,告别了井冈山。

新中国成立后,曾志多次托人到井冈山寻找孩子。直到1952年,身为广州市委书记的曾志和石来发才终于得以母子相见。别人以为儿子找到当市委书记的母亲,就再也不用当农民了。可是曾志把石来发留在身边住了一段时间后,就让他重新回到井冈山当农民,直到老死井冈山。

我在房间里,面对毛主席重上井冈山的匾牌,尝试朗读袁鹰《井冈翠竹》中的一小段:毛竹青了又黄,黄了又青,不向残暴低头,不向敌人弯腰;竹叶烧了,还有竹枝;竹枝断了,还有竹鞭;竹鞭砍了,还有深埋地下的竹根。‘野火烧不尽,春风欢又。’一到春天,漫山遍野,向大地显露着无限生机的,依然是那一望无际的翠竹。顿时,我的心里豁然明亮,此次来井冈山,不是宿命,而是必须。

记得哲学家萨特曾经说过:世界上有两样东西是亘古不变的,一个是高悬在我们头顶上的日月星辰,一个是深藏在每个人心底的高贵信仰!

来井冈山,除了敬畏你还敢生什么奢想?

(文章有删改)

10.下列对作品思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家乡云南楚雄多毛竹,和井冈山的并无二致”,这表明作者认同了井冈山的竹子,但这两地的竹子给作者的感受并不一样。
B.文中引用郑板桥和苏轼的诗文名句,突显了竹子的“节”与“洁”,彰显了井冈山红军战士为革命奉献牺牲的高洁品德。
C.“就让他重新回到井冈山当农民,直到老死井冈山。”这表现了曾志虽位高权重却大公无私。
D.“此次学习,可谓‘命’”与下文“不是宿命,而是必须”的表述,前后矛盾,表现了作者对井冈山既敬且畏的纠结心理。
11.下列对作品艺术特点的理解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篇引述《菜根谭》中的句子,既引出“敬畏”一词,起到点题的作用,又明确了“敬畏”的含义,为下文做铺垫。
B.文章写井冈山的竹子,既摹其形,又现其神,从两个方面表现了井冈山的竹子带给作者的心灵震撼。
C.“和巍巍青山作伴的树葬墓是乡下过世的某位老人的”一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写革命老人曾志魂归故里。
D.文章以“我”的行踪为线索,具体叙述了“我”在井冈山学习的经历,抒写了“我”对井冈山独到的感受,形散而神不散。
12.文章的标题是“井冈山,唯有敬畏我才能心安”,作者以此为题有何意蕴?
2024-05-14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高教(2023)基础模块下《长征胜利万岁》同步练习与检测试题

三、语言文字运用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语言表达题 | 适中(0.65)
13. 从下面素材中提炼一个角度并以此为中心,合理安排详略,把它改写成200字左右的叙述事例的段落。

商朝末期,纣王宠幸妲己,奢靡荒淫,暴虐无道。比干身为国家重臣,以天下为己任,对此忧心如焚,夜不能寐。他屡次规劝纣王,希望他勤政恤民,励精图治,但是纣王均充耳不闻,反而变本加厉,朝朝笙歌,夜夜欢饮。面对生灵涂炭、人民怨声载道的情形,比干接连三天三夜不离朝廷的摘星楼,斥责坦己祸乱天下,并恳请纣王改过自新,以正朝纲。他对纣王说:不修先王之典法,而用妇言,祸至无日!他的言行触怒了纣王,最终纣王下令对比干处以剜心之刑。传说比干死后,骤然间天昏地暗,狂风大作,飞沙走石很快掩埋了比干的尸体,形成了传说当中的天葬墓。比干虽死,但他不畏强暴、直言敢谏、临危不惧的忠直行为却流芳千古,备受后人尊崇。先是周武王封比干墓,赐他的后代姓林;后来孔子路过其地,感慨比干的事迹,称其为,并剑刻殷比干墓四字碑文。

2024-05-14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高教(2023)基础模块下《长征胜利万岁》同步练习与检测试题

试卷分析

导出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语言文字基础、现代文阅读

试卷题型(共 8题)

题型
数量
语言文字运用
6
现代文阅读
2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语言文字基础
1,2,3,4,5,13
2
现代文阅读

细目表分析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语言文字运用
10.94字音  字形选择题
20.94字形选择题
30.65比喻  比拟选择题
40.65语序不当  结构混乱  不合逻辑选择题
50.65衔接与排序选择题
130.65准确、鲜明、生动  简明、连贯语言表达题
二、现代文阅读
6-90.4传记实用类文本阅读
10-120.4抒情散文文学类文本阅读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