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中职语文综合库 > 现代文阅读 > 实用类文本 > 常见类型 > 科普文章
题型:现代文阅读-实用类文本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0 题号:2437092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守护汉语表达的纯正优雅

自古以来,语言都是讲求高雅、追求诗意的。孔子说不学诗,无以言,古今中外不乏好诗妙句进入日常生活的范例。譬如普希金,他的贡献不仅在于创建了俄罗斯文学语言,更重要的是他确立了俄罗斯语言规范,是现代标准俄语的创始人。比海洋阔大的是天空,比天空阔大的是人的心灵。普希金的这句诗,早已是汉语中的常用语。中国文学也有不少这种成功融入生活的先例,诸如以围城形容婚姻。鲁迅先生创造的经典也有很多成为生活中的比喻,我们说一个人阿Q,指他的精神胜利法人格,说一个人祥林嫂,代称絮絮叨叨让人厌烦的倾诉。古典诗歌这样的例句更是比比皆是,极大地丰富了汉语。

语言从来是发展的,我们也没必要视网络语言为洪水猛兽,把生动的语言文字创新一棍子打死。佛经翻译词极大地丰富了汉语;刘半农创造出一个字,将对女性的称谓从伊伊侬侬中解放出来;清末民初大量的翻译词如化学”“服务”“组织”“政府等的进入,都促进了汉语变革。网络语言鲜活、接地气,其中好些词汇很有创意。字表达了汉语之前没有的意味,十分生动贴切。用拼音打字妹妹,MM,意外出现一个新词美眉,用来指代少女,色彩也不逊色于豆蒄。但一些类似于逗比”“逼格等粗鄙语汇,对汉语的破坏却相当严重,我们创新幽默有趣的当代网络语言的时候,不应当忘记借鉴古汉语中美的语言

1.从对汉语发展的影响上看,下列词语与其他三个不同类的一项是(     
A.她B.萌C.美眉D.逗比
2.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语言自古以来讲求高雅,追求诗意,我们现在仍然应该坚守这一好传统。
B.守护汉语表达的纯正优雅就要杜绝一切外民族语言,保持汉语的纯洁性。
C.从古典诗词和现代经典文学作品中吸取养分有利于促进现代汉语的发展。
D.网络词汇对于现代汉语的发展有利有弊,应该吸收其精华,剔除其糟粕。
【知识点】 科普文章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实用类文本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人类是唯一会脸红的动物,达尔文把这一行为称作最独特和最具人类特征的表情。达尔文早在研究进化论时就已注意到这个问题了。他发现,不论是哪个国家、哪个民族的人,感到难为情时都会面红耳赤,而包括一些灵长类在内的高级动物却不会出现脸红。达尔文解释不了这种奇怪的现象。著名生物学家、美国埃默里大学的弗朗斯·德瓦尔教授也把脸红描述为进化史上最大的鸿沟之一。他说:我们是唯一在尴尬情境下或者谎言被揭穿时脸会变红的灵长类动物。可是,为什么我们需要这种表达内心情感的信号呢?

科学家经过研究发现,脸红是由人的大脑决定的。当遇到特殊刺激时,人们通过眼睛、耳朵等感受器官把刺激信号传给大脑皮质,而大脑皮质的一个重要的作用就是刺激肾上腺,而肾上腺受到刺激,就会分泌出肾上腺素。肾上腺素在体内由酪氨酸转变而来,它的作用的特点是,少量分泌时能够使血管扩张,尤其能够引起脸部的皮下小血管扩张;可是大量分泌肾上腺素的时候,反而会使血管收缩。当外界刺激比如害羞等信号传入大脑的时候会分泌少量肾上腺素,就会引起面部血管扩张,血流增加,血的颜色是红的,所以容易引起脸红。

科学家认为,如果人类早期社会可以用险恶、野蛮和无礼来描述的话,那么冒犯是可能导致暴力冲突的。结果,人类就进化出表达歉意的方式,以告诉别人他们为自己所做的事感到后悔。

想想你们家那条狗的表现,当在院子里刨坑被发现时,它就在地上打滚,躺在地上展示它的肚子,告诉你它不想在此时挑战你的愤怒——这是懊悔的表示。对大多数人来说,很难对一条在地上翻滚的狗继续保持愤怒。与此类似,脸红可能是人为自己的错误行为而感到懊悔的标志。通过脸红,我们可以告诉别人认识到自己做得不对,我们正为此付出代价。而此时看到我们脸红的人则可以了解我们在那一刻所经历的不快感受,脸红也许就是我们对所犯错误表示歉意的身体语言。

当然,对人类来说,语言才是最主要的交流方式。但语言是受意识控制的,可以进行欺骗,而不受意识控制的脸红却能透露真实的想法。这些想法有时是你想用语言掩饰的。脸红发出的信号有时甚至比语言还要准确,脸红会让人们的撒谎变得困难。因此脸红使人类保持诚实可信,促使群体更团结。

在哺乳动物中,只有灵长类具有三色视觉,能够看到由三原色组成的彩色世界。其他哺乳动物都是色盲,如牛、羊、马、狗、猫等,几乎不会分辨颜色。反映到它们眼睛里的色彩,只有黑、白、灰3种颜色,如同我们看黑白电视一样单调。感谢造物主让人类有一双最敏感的眼睛,也只有这双眼睛才能捕捉到脸红的信息。

(选自《课外阅读》,有删改)

1.下列对文章内容的概括,最准确的是(     
A.人类是唯一会脸红的动物。B.人类“脸红”的原因和社会作用。
C.“脸红”是人类表达歉意的身体语言。D.人类为什么“脸红”及人眼的敏感。
2.下列对文章最后一段所用的说明方法的判断,不正确的是(     
A.举例子B.列数字C.分类别D.打比方
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是(     
A.第一段画线句子运用设问,激发读者阅读的兴趣,引出下文说明内容。
B.人类需要脸红这种表达内心情感的信号,可能是为了告诉别人自己正因错误行为而懊悔,以避免冒犯可能导致的暴力冲突,从而促使人类讲诚信,更团结。
C.第四段中“对大多数人来说,很难对一条在地上翻滚的狗继续保持愤怒”中的“大多数”从范围上对说明对象加以限定,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D.脸红和语言相比,不受意识控制的脸红更能传递人类的真情实感,脸红发出的信号比语言要更准确。
2024-07-22更新 | 1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实用类文本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硬水与软水

水有硬、软之分吗?

答案是:有的。

生长在海边或水里的一些软体动物,比如蛤、蚌、螃蟹、田螺之类,都是靠吸收水中的碳酸氢钙,经过变化,生成碳酸钙来建筑自己的房子——贝壳。

在有些地方,如我国桂林的七星岩、杭州的水乐洞等溶洞中出现的石笋和钟乳石,都是碳酸氢钙变的把戏。我们知道,山洞绝大多数产生在石灰岩地区。石灰岩是可以被水溶解的,地下水又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这些水溶解了石灰石就生成碳酸氢钙。当溶有碳酸氢钙的水从洞顶滴下来后,水分蒸发,碳酸钙(石灰质)沉淀,日积月累,石灰质愈积愈多,这些从地面突起来像笋似的岩石,叫做石笋;从洞顶向下蚕状如钟乳的岩石叫做钟乳石

如果你用这种含有碳酸氢钙和其他杂质(如碳酸氢镁等)的水洗衣服,就会有这样的现象:虽然衣服也不见得怎么脏,可是,擦了肥皂在水里一洗,水面上尽是些白花花的脏东西。

这是碳酸氢钙和碳酸氢镁在捣蛋,它们与肥皂起化学作用,变成了白色的硬脂酸钙和硬脂酸镁沉淀。这些白花花的东西对洗衣服来说,简直一点好处也没有,反而浪费肥皂。

用这种水来煮开水也很糟糕,因为温度一高,水里的碳酸氢钙和碳酸氢镁就相应地分解而生成碳酸钙和碳酸镁沉淀,结成水垢。开水壶里长了水垢,就不容易传热了,结果要浪费很多火力。在工厂里,如果锅炉长了水垢的话,问题更大了。因为这些水垢传热不均匀,往往会引起猛烈的爆炸。

这种含有碳酸氢钙与其它杂质的水,叫做硬水。大自然中,泉水、井水、海水,一般都是或多或少含有钙镁盐类的硬水,而雨水、蒸馏水是软水。

硬水如此到处为害,人们就设法把硬水软化,变成不含有这些杂质的软水。最普通的办法,就是把水煮一下,使碳酸氢钙和碳酸氢镁变成碳酸钙和碳酸镁而沉淀掉。在工厂里,往往在水里加适量的熟石灰和苏打(碳酸钠),或是利用离子交换树脂,也能除去这些杂质。

1.根据文中的介绍,硬水产生的原因是(     
A.由于水中有蛤、蚌、螃蟹、田螺等,所以使水成了硬水。
B.由于水在地上溶解了许多石灰石等,水中就含有了碳酸氢钙等物质,形成了硬水。
C.自然界的水温度低,没能使水软化。
D.矿物质在自然界广泛存在,所以水才成为了硬水。
2.软水在生活和生产中很重要,主要是因为(     
A.软水是清洁的水,制造食品必须要软水。
B.软水才能饮用,硬水不能饮用。
C.软水中不含矿物质,就不会对锅炉等产生危害。
D.软水很难制造,所以它非常重要。
3.根据文章作出的推断恰当的一项是(     
A.喝开水有利于健康,因为开水中除掉了矿物质。
B.凡水中有树枝、杂草等杂质,这样的水就一定是硬水。
C.由于硬水对生活和生产有很多不利,今后会在实际生活中大量使用软水。
D.软水和硬水的划分是看它们中是否含有矿物质,而不能作为判定它们是否清洁的标准。
2024-04-01更新 | 1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实用类文本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的现代文,完成下面小题。

二十四节气

二十四节气起源于黄河流域,也反映了典型北方气候特点。远在春秋时期,中国就已经能用土圭(在平面上竖一根杆子)来测量正午太阳影子的长短,以确定冬至、夏至、春分、秋分四个节气。一年中,土圭在正午时分影子最短的一天为夏至,最长的一天为冬至,影子长度适中的为春分或秋分。春秋时期的著作《尚书》中就已经对节气有所记述,西汉刘安著的《淮南子》一书里就有完整的二十四节气记载了。

我国古代用农历(月亮历)记时,用阳历(太阳历)划分春夏秋冬二十四节气。我们祖先把5天叫一候,3候为一气,称节气,全年分为7224节气,以后不断地改进和完善。公元前104年,由邓平等制订的《太初历》正式把二十四节气定于历法,明确了二十四节气的天文位置。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劳动人民独创的文化遗产,与中国古代哲学体系有密切关系,它能反映季节的变化,指导农事活动,影响着千家万户的衣食住行。

太阳从黄经零度起,沿黄经每运行15度所经历的时日称为一个节气。每年运行360度,共经历24个节气,每月2个。其中,每月第一个节气为节气,它们是:立春、惊蛰、清明、立夏、芒种、小暑、立秋、白露、寒露、立冬、大雪和小寒12个节气;每月的第二个节气为中气,它们是:雨水、春分、谷雨、小满、夏至、大暑、处暑、秋分、霜降、小雪、冬至、大寒。节气中气交替出现,各历时15天,现在人们已经把节气中气统称为节气

从二十四节气的命名可以看出,节气的划分充分考虑了季节、气候、物候等自然现象的变化。

其中,立春、立夏、立秋、立冬是用来反映季节的,将一年划分为春、夏、秋、冬四个季节,反映了四季的开始。春分、秋分、夏至、冬至是从天文角度来划分的,反映了太阳高度变化的转折点。小暑、大暑、处暑、小寒、大寒等五个节气反映气温的变化,用来表示一年中不同时期寒热程度;雨水、谷雨、小雪、大雪四个节气反映了降水现象,表明降雨、降雪的时间和强度;白露、寒露、霜降三个节气表面上反映的是水汽凝结、凝华现象,但实质上反映出了气温逐渐下降的过程和程度:气温下降到一定程度,水汽出现凝露现象;气温继续下降,不仅凝露增多,而且越来越凉;当温度降至摄氏零度以下,水汽凝华为霜。小满、芒种则反映有关作物的成熟和收成情况;惊蛰、清明反映的是自然物候现象,尤其是惊蛰,它用天上初雷和地下蛰虫的复苏,来预示春天的回归。

二十四节气为中国大众所普遍接受,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二十四节气的影响,一些节气和民间文化相结合,已经成为人们的固定节日。最著名的清明、立春、立夏、冬至都融入了节日的氛围,夏至、暑伏也与日常生活紧密相连,以至民间有冬至饺子夏至面”“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冬练三九,夏练三伏的说法。在这些节令中,往往伴有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是大家耳熟能详的谚语。二十四节气内涵十分丰富,其中既包括相关的谚语、歌谣、传说等,又有传统生产工具、生活器具、工艺品、书画等艺术作品,还包括与节令关系密切的节日文化、生产仪式和民间风俗。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农业文明的具体表现,具有很高的农业历史文化的研究价值,因而成为中国一项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1.下列对“二十四节气”的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二十四节气起源于黄河流域。春秋时期,人们已经能用土圭来测量正午太阳影子的长短,并确定了冬至、夏至、春分、秋分四个节气。
B.我国古代把5天叫一候,3候为一气,称节气,全年分72候24节气,这种用农历划分的二十四节气,早在《淮南子》中就有完整记载。
C.二十四节气由我国劳动人民独创,不仅反映了季节的变化,还具有指导农事活动的功能,对人民生活有广泛的影响,是重要的文化遗产。
D.从二十四节气的命名可知,节气的划分充分考虑了季节、气候、物候等自然现象的变化。如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反映了四季的开始。
2.下列关于文章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太阳沿黄经每运行15度所经历的时日称为“一个节气”,一年共经历24个节气,“节气”“中气”交替出现,现在人们把它们统称为“节气”。
B.二十四节气的制订经历了不断改进和完善的过程。公元前104年,邓平等人在《太初历》中正式将二十四节气定于历法,并明确了其天文位置。
C.春分、秋分、夏至、冬至等节气反映了太阳高度变化的转折点,而小暑、大暑、处暑、小寒、大寒、小雪、大雪等节气反映气温在一年中的升降变化。
D.“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的谚语讲述的是一年的二十四个节气的顺序,民众对此耳熟能详。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二十四节气为中国大众所普遍接受,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它的影响,这些节气和民间文化结合紧密,已经成为人们的固定节日。
B.民间“冬至饺子夏至面”“冬练三九,夏练三伏”等说法说明夏至、暑伏与日常生活紧密相连,许多民俗活动也在这些节令里开展。
C.“惊蛰”用天上初现惊雷和地下蛰伏的虫子的复苏来预示春天的回归,而在我国南方虫子根本不蛰伏,所以无法有“惊蛰”一说。
D.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一项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所以是中国古代农业文明的具体表现,内涵丰富,具有很高的农业历史文化的研究价值。
2024-07-30更新 | 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