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中职语文综合库 > 语言文字基础 > 语段 > 语句(语段)表达效果
题型:语言文字运用-语言表达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0 题号:2420123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画展的主题经过一番讨论也定了下来:让孩子们画自己的家。孩子们长这么大,或许这是第一次有意识地梳理生命体验,思考什么是家,家意味着什么。

原以为这个主题有些大而无当,没想到孩子们却画得兴致盎然,灵感百出。写意画的皮毛加上儿童画的笔法,孩子们画出来的还挺有模有样。每个人都自有角度。他们画爸爸的脾气,头顶呼呼冒火。画妈妈的围裙,上面一团团乌云。也画山,画山路,画庄稼,画自家的宅院家具。有的很写意,大门口两棵树,一块绿茵茵的菜园子。有的很写实几层楼,几只鸡,几只猫,几只狗,狗和猫喜欢在哪里出没。还画梯田,一层层的,直至把画纸边缘撑满。还画柿子树,核桃树,喜鹊窝。画着画着就苦恼了,说可画的东西太多,根本就画不下。肖睿和周宁在孩子们中间瞧着,看着,不时会感叹:孩子本就是天使附体,童心所绽皆为艺术之花。

如果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改为“楼,鸡,猫,狗”,与原句相比哪一个表达效果更好?请简要分析。
2024高三·专题练习 查看更多[1]

相似题推荐

语言文字运用-语言表达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这是延续两百年的苏州虎丘的戏曲大会,大会上所唱的曲子多是以昆曲剧目中的段落为主。根据明代文人的记载,每年中秋那天,苏州城万人空巷,人们浩浩荡荡地来到虎丘,外地唱曲家也纷至沓来。先是万众齐唱,比出优胜者数十人,再唱再比,优胜者渐次减少,最后在一片宁静中一位水平最高的演唱者登场。张岱《陶庵梦忆》中记载:“声出如丝,裂石穿云,串度抑扬,一字一刻。听者寻入针芥,听者心血为枯,不敢击节,惟有点头。”清代李渔《虎丘千人石上听曲》也记述过这种曲会,说赛曲过程中万众极其投入,声声喝彩把演唱者的情绪烘托得万分高涨:“一赞一回好,一字一声血,几令善歌人,唱杀虎丘月。”在这种曲会中也演戏,但主要是唱曲,可见当时吴地全民对于昆曲剧目的熟悉程度。所谓全民,按张岱的记载包括“土著流寓、士夫眷属、女乐声伎、曲中名伎戏婆、民间少妇好女、崽子娈童,及游冶恶少、清客帮闲、奚僮走空之辈”,他们不仅是昆曲演唱的鉴赏者,而且也是昆曲演唱的投入者。一切没有在虎丘山曲会上亮过相的演员很难在昆曲界取得地位。总之,这种普及到社会每个角落的全民性活动又是当时昆剧艺术的最高评判场所。铺天盖地般的全民性痴迷形成了昆曲艺术生存的浓烈氛围,中国戏曲史上没有任何一种戏曲唱腔范型具有过如此深广的社会渗透力。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使用了多种修辞手法,请挑选其中两种修辞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

2024-03-07更新 | 0次组卷
语言文字运用-语言表达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伫立水边,听着震耳欲聋的涛声,望着清幽的水跳跃奔流,心与波涛一同律动,我被那至清的水融化了,与晶莹和透明合而为一。

一想到黄河将成为泥河、长江将成为黄河、淮河将成为黑水河,众多我们赖以生息的湖泊和近海频频告急,我仿佛是那快要窦息的鱼,无处安身,何处有生命之泉?何处有可供自由呼吸的天地?何处有可供安枕的绿洲?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以改写成“我仿佛快要窒息,无处安身,失去生命之泉,没有可供自由呼吸的天地和可供安枕的绿洲。”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为什么原文表达效果更好?

2024-03-07更新 | 0次组卷
语言文字运用-语言表达题 | 适中 (0.65)
【推荐3】请指出下面借条的错误并加以修改。

借条

今借到去济南参加全国技能大赛差旅费捌佰元。

刘凯

2024-05-10更新 | 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