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中职语文综合库 > 语言文字基础 > 句子 > 标点符号
题型: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0 题号:2420014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能否将珍贵的文物置于掌中观赏品味?能否步入千年墓穴一探究竟?能否与未曾展出的国宝亲密接触?……与过去相比,今天的博物馆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有了科技的助力,这些往日因时空限制而遥不可及的事情都已成为现实。博物馆+高科技让那些沉睡千年的古物在了今人面前,为越来越多的人带来不一样的观展体验,让他们可以去那些原本去不了的地方,看那些本来看不到的事物

故宫博物院举办的那场名为《清明上河图3.0》的高科技互动艺术展演,将古代绘画艺术与现代超高清数字技术完美融合。观众们沿着张择端的笔触走进繁华的北宋都城汴梁,穿梭于楼台之间,泛舟于汴河之上,观两岸人来人往,看水鸟掠过船篷。沉浸其中,确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情趣。在2016年的纪念殷墟妇好墓考古发掘四十周年特展上,首都博物馆利用虚拟技术带领观众回到妇好墓的考古发掘现场,上下6层、深达7.5米的妇好墓葬尽收眼底。此外还有一些博物馆利用虚拟技术,以数字化方式展现文物全貌。观众只需在屏幕上滑动手指,就可近距离、全角度观赏文物,将静置于展柜中、封存进仓库里、消散在过往中的历史托在手上,全方位观察岁月留下的每一处细痕。

文中多处用了引号,下列四处引号中用法和其他三处不同的一项是(  )
A.古物“活”在了今人面前
B.去那些原本“去不了”的地方
C.带领观众“回到”妇好墓的考古发掘现场
D.将静置于展柜中、封存进仓库里、消散在过往中的历史“托在手上”
2024高三·专题练习 查看更多[1]
【知识点】 标点符号

相似题推荐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他的不朽英名,将永远闪耀在历史的天空;他的卓越功勋,将永远铭记在人民的心中;他的崇高品德,将永远激励科研人员勇往直前。

下列各句中的分号,与文中最后一段的分号的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A.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鲁迅《记念刘和珍君》)
B.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郁达夫《故都的秋》)
C.如果反对这宅子的旧主人,怕给他的东西染污了,徘徊不敢走进门,是孱头;勃然大怒,放一把火烧光,算是保存自己的清白,则是昏蛋。(鲁迅《拿来主义》)
D.可是我很后悔,好霍拉旭,不该在雷欧提斯之前失去了自制;因为他所遭遇的惨痛,正是我自己的怨愤的影子。(莎士比亚《哈姆莱特》)
2024-03-07更新 | 0次组卷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 (0.65)
【推荐2】对下列语段中标点符号作用的理解与推断,不合理的一项是(     

在一次宴会上,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巴尔肯博士提议,每人用最简短的话写一篇自传。要求行文用的词句短到可以作为死后刻在墓碑上的墓志铭。于是大家凝神苦思,展纸拿笔。有一名年轻人神情比较沮丧,很快就交给巴尔肯一篇自传,通篇只有三个标点符号:___”“”“巴尔肯略一沉思,在这篇自传的下面回复了三个标点符号:”“……”“

A.从年轻人的角度可以推断标点的意思可能是:一阵横冲直撞,落了个伤心自叹,到头来只好完蛋。
B.从巴尔肯的角度可以推断标点的意思可能是:青年时期是一个小站,道路漫长,但希望无边,岂不闻“浪子回头金不换”? 巴尔肯用特有的口吻鼓励青年不要悲观,要有信心。
C.巴尔肯其实是想用三个标点来告诫年轻人“生活中,打败你的不是你自己,而是外部环境”。
D.年轻人用三个标点来总结过去的经历,巴尔肯用三个标点来鼓励,没有使用一个文字,却达到了非常神奇的效果。
2024-08-19更新 | 3次组卷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 (0.65)
【推荐3】下面语段中标号的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①某卫视中秋晚会“2022中秋奇妙游是从《嫦娥奔月》这个古老的神话传说展开的。②主创团队转换视角:并非人们遥望月宫,而是从月宫俯瞰人间,开启一场想象力丰富的浪漫奇妙游。③歌曲《烟火人间》把中国曲艺元素融进歌曲里;《好久没见》复原了一场穿越古今的中秋夜宴;舞蹈《子日》让古代文学与现代科技产生奇妙的碰撞……④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该晚会古今交融、虚实相生,在东方审美风格的基础上,创意地融入当下流行元素,给观众献上一场科技国潮盛宴。

A.①B.②C.③D.④
2024-05-07更新 | 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