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中职语文综合库 > 现代文阅读 > 实用类文本 > 常见类型 > 科普文章
题型:现代文阅读-实用类文本阅读 难度:0.4 引用次数:1 题号:23631314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统筹方法,是一种安排工作进程的数学方法。它的实用范围极广泛,在企业管理和基本建设中,以及关系复杂的科研项目的组织与管理中,都可以应用。

怎样应用呢?主要是把工序安排好。

比如,想泡壶茶喝。当时的情况是:开水没有;水壶要洗,茶壶茶杯要洗;火已生了,茶叶也有了。怎么办?

办法甲:洗好水壶,灌上凉水,放在火上;在等待水开的时间里,洗茶壶、洗茶杯、拿茶叶;等水开了,泡茶喝。

办法乙:先做好一些准备工作,洗水壶,洗茶壶茶杯,拿茶叶;一切就绪,灌水烧水;坐待水开了泡茶喝。

办法丙:洗净水壶,灌上凉水,放在火上,坐待水开;水开了之后,急急忙忙找茶叶,洗茶壶茶杯,泡茶喝。

哪一种办法省时间?我们能一眼看出第一种办法好,后两种办法都窝了工

这是小事,但这是引子,可以引出生产管理等方面的有用的方法来。

水壶不洗,不能烧开水,因而洗水壶是烧开水的前提。没开水、没茶叶、不洗茶壶茶杯,就不能泡茶,因而这些又是泡茶的前提。它们的相互关系,可以用左边的箭头图来表示:

箭杆上的数字表示,这一行动所需要的时间,例如15表示从把水放在炉上到水开的时间是15分钟。

从这个图上可以一眼看出,办法甲总共要16分钟(而办法乙、丙需要20分钟)。如果要缩短工时、提高工作效率,应当主要抓烧开水这个环节,而不是抓拿茶叶等环节。同时,洗茶壶茶杯、拿茶叶总共不过4分钟,大可利用等水开的时间来做。

是的,这好像是废话,卑之无甚高论。有如走路要用两条腿走,吃饭要一口一口吃,这些道理谁都懂得。但稍有变化,临事而迷的情况,常常是存在的。在近代工业的错综复杂的工艺过程中,往往就不是像泡茶喝这么简单了。任务多了,几百几千,甚至有好几万个任务。关系多了,错综复杂,千头万绪,往往出现万事俱备,只欠东风的情况。由于一两个零件没完成,耽误了一台复杂机器的出厂时间。或往往因为抓的不是关键,连夜三班,急急忙忙,完成这一环节之后,还得等待旁的环节才能装配。

洗茶壶,洗茶杯,拿茶叶,或先或后,关系不大,而且同是一个人的活儿,因而可以合并成为

用数字表示任务,上面的图形可以写成为

①—洗水壶;②—烧开水;③—洗茶壶、茶杯,拿茶叶;④—泡茶

看来这是小题大做,但在工作环节太多的时候,这样做就非常必要了。

这里讲的主要是时间方面的事,但在具体生产实践中,还有其他方面的许多事。而我们利用这种方法来考虑问题,是不无裨益的。

1.下列关于“统筹方法”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统筹方法的应用最关键的是第一个工作环节。
B.统筹方法只在数学领域应用广泛。
C.运用统筹方法可以提高工作效率。
D.统筹方法可以解决生产实践中所有的问题。
2.除画图表外,文章还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3.生活中处处都有统筹学。李女士要在早上七点出门才能赶上公司的班车。她每天早上洗漱完毕开始做早饭和练瑜伽。她洗漱的时间是10分钟,煮粥的时间是30分钟,拌咸菜的时间是5分钟,练瑜伽的时间是20分钟。
(1)李女士最晚几点起床才能赶上班车?
(2)仿照课文《统筹方法》中的图表,运用画图表的方法说明李女士是怎样统筹安排时间的。
【知识点】 科普文章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实用类文本阅读 | 较难 (0.4)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中国是决定世界食品价格的关键

从许多方面来说,全球化使世界变得越来越小。金世界每个角落都感觉到食品价格上涨的影响。

在中国,食品价格上靠已经使通货期跳达到十多年亲的最高水平。一些结构性问题是引起食品价格上涨的原因。

中国只拥有占世界7%的农田,却要养活占世界22%的人口。巨大的挑战表明,中国必须大大提高农业生产率才能跟上食品需求性质变化的步伐。

这一代比较富裕的中国消费者正在从传统饮食习惯转向依重肉类、鸡蛋和奶制品的饮食习惯。中国城市人口——-每年增长1500万到2000万——-消费的肉类比农村人口多三倍。

中国70%的玉米和大豆以及大的一半的白薯用于饲养家畜。生产1公斤猪肉需要5公斤到7公斤谷物。自1990年以来,中国饲料行业年产量平均每年增长18%

在需求增长的同时,最近采取的发展生物燃料的措施又增加了对粮食的需求。中国乙醇生产者增加用谷物提炼的乙醇产量,消耗大量的玉米。认识到这对饲料行业的威胁,中国停止批准用玉米提炼乙醇的项目,特而鼓励用木薯等作物生产生物燃料。

鉴于农民改种价格高的经济作物,粮食供求关系失去平衡只是一种短期现象。中国通过频繁的政策干预和经济补贴实现粮食自给自足。如果没有这些措施,其后果将是十分严重的。由于在上世纪90年代逐步取消对进口大豆的限制,几年内,中国迅速从大豆净出口国变成世界上最大的大豆进口国。

展望未来,我们预计中国的目标是在诸如大米和小麦等粮食方面保持自给自足,同时会进口更多的饲料粮。中国很快就会成为玉米的净进口国以弥补国内供应的缺口。

中国正在采取措施实现农业现代化。在今后的岁月里,我们预计,日益增加的农业收入和农村教育投资将提高对有机肥料和先进灌溉系统的需要。政府还可能会允许种植转基因作物。

随着13亿中国消费者富裕程度不断提高,中国农产品贸易和国内食品经济发生巨大的变化。中国能否成功地解决其农业限制,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食品价格——-不仅是中国的食品价格而且是全球市场的食品价格——-是否能停留在目前的水平。

1.中国的食品需求性质正在发生变化,对这种“变化”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从传统饮食习惯转向依重肉类、鸡蛋和奶制品的饮食习惯。
B.城市人口每年增长1500万到2000万,导致消费的肉类大增。
C.饲料行业年产量不断增长,导致对农作物的需求大增。
D.发展生物燃料的措施能增加了对粮食的需求。
2.“中国通过频繁的政策干预和经济补贴实现粮食自给自足”,对其理解正确一项是(     
A.中国鼓动用玉米提炼乙醇的项目,转而停止批准用木薯等作物生产生物燃料
B.继续对进口大豆进行限制,使中国变成世界上最大的大豆出口国。
C.进口更多的饲料粮。使中国成为玉米的净进口国。
D.允许种植转基因作物。
2024-08-25更新 | 0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实用类文本阅读 | 较难 (0.4)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中国园林在建造之先,首先考虑的是静观与动观的问题。所谓静观,就是园中给游者留有驻足的观赏点;动观,就是要有较长的游览线。二者说来,庭院专主静观;小园应以静观为主,动观为辅;大园则以动观为主,静观为辅。前者如苏州的网师园,妙在静中生趣;后者如苏州的拙政园,奇在移步换景。立意在先,文循意出,动静之分,要看园林面积的大小。

中国园林是由建筑、山水、花木等组合而成的一个综合艺术品,富有诗情画意,要造成虽由人做,宛自天开的境界。山贵有脉,水贵有源,脉源贯通,全园生动。我曾用水随山转,山因水活溪水因山成曲折,山蹊随地作低平来说明山水之间的关系。中国园林的树木栽植,不仅为了绿化,而且要有画意。窗外一角,即折枝尺幅;山间古树三五、幽篁一丛,是模拟枯木竹石图。重姿态,不讲品种,和盆栽一样,能入画

(节选自陈从周《中国园林的风格》)

1.分别概括第一自然段和第二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2.第一自然段主要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3.第二自然段主要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说说这样表达的效果。
2024-07-22更新 | 0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阅读 | 较难 (0.4)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门楣上家国

①提到匾额,许多人可能觉得不是很熟悉。但如果说到普通人家里挂的积善之家”“天道酬勤,街上店家的同仁堂”“稻香村,再到皇宫大院的太和殿”“颐和园,就会感到匾额并不陌生。

②匾额兴起于先秦,历经两千余年沉淀与打磨,成为我国传统文化中一个自成体系的分支。匾额是我国传统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相当于建筑的眼睛。匾额中的,古代也作字。《说文解字》曰:扁,署也,从户册。户册者,署门户之文也。”“,一说是悬于门屏上的牌匾。也有人说,横的叫,竖的称。简单来说,悬挂于门屏上,反映建筑物名称和性质,表达人们义理、情感之类的文学艺术形式即为匾额。匾额有作为堂号、表彰、祝福、商号、室内装饰等用途。

③匾额在古代可谓门楣上家国,梁柱间文脉。匾额在历史上还承担着一种特别重要的作用——民间旌表制度。与西方惯用的勋章、证书不同,匾额不是个人的,不具有私密性,它是镶在村头、钉在牌坊上的,可以让一个族群、一个地方都感受到荣耀。

④《汉书》中就有记载,民间有一些乐善好施、急公好义的人士,政府会给他们发匾,作为精神奖励。这是古代的一种激励机制,也是一种表彰制度。所以匾额在很多时候不是一个简单的字号,它其实是要把围绕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很多担当的要义传给子孙。勋章、证书具有私密性,也可能很快被人们遗忘,后代子孙无法从中获得鼓励、激励,但匾额却发挥了这种作用。

⑤古代有许多匾额是由书法家题写的,这样的匾额不仅有文化意义,还有艺术价值。匾文大多凝聚中华人文要义,浓缩圣贤学养精髓,承载书写者的信仰、名节、担当,体现出浓浓的家国情怀,可谓字字源典、词词据史,是中国故事与哲理知识的宝库。

⑥现代社会,已很难恢复当年无处不匾、无室不匾的盛景。除了旅游景区、仿古建筑等一些特殊场所、建筑对匾额有需求外,普通人家几乎不再悬挂匾额。匾额生存发展的生态已经改变,其传承也必然面临困境,直接受到打击的,莫过于匾额的生产了。

这是一个严酷的现实。洛阳民俗博物馆馆长王支援说,行业凋敝,以制造匾额为生的匠人师傅也随之越来越少。另一方面,他认为在古建筑的修缮、复建中还是需要匾额的,仿古的建筑、旅游区也需要匾额,由此形成了一个稳定的匾额市场。机器制匾、3D打印,都对匾额技艺的生存造成了冲击,但是真正懂匾额的人,还是喜欢手工匾额。

⑧或许家家门口堂前悬挂匾额只能成为一种回忆,但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匾额文化的传承不容置疑。除了继承手艺的制匾师傅,匾额成为一门学问走进高校,也是一条传承的途径。匾额学可以把匾额的文化、文饰、颜色、图案等一一提取出来,进行系统研究,避免匾额在流传中出现文化特色的流失。成立了匾额学,匾额可以走进高校,让它作为一门学问,得到更大、更有效地普及。

(选自《光明日报》2017210日)

注:①旌表:封建统治者用立牌坊或挂匾额等表扬遵守封建礼教的人。

1.下列关于“匾额”作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悬挂于门屏上,反映建筑物名称和性质,是文学艺术形式。
B.匾额可以作为堂号、表彰、祝福、商号、室内装饰等用途。
C.在历史上还承担着一种特别重要的作用——民间旌表制度。
D.由书法家题写的匾额不仅具有文化意义,还具有艺术价值。
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和写法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是(     
A.本文开头从日常生活和熟悉的事物引出说明对象——匾额,通俗易懂,更易理解接受。
B.第②段中画线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把匾额比作建筑的眼睛,生动形象地说明其重要性。
C.擅长打制匾额技艺的匠人师傅越来越少,造成了匾额行业凋敝的现状。
D.第⑥段中“普通人家几乎不再悬挂匾额”的“几乎”,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匾额的历史悠久,它兴起于先秦,成为我国传统文化中一个自成体系的分支。
B.政府会给民间一部分乐善好施、急公好义的人士发匾,对他们进行精神奖励。
C.虽然现代科技对匾额技艺的生存造成了冲击,但懂匾额的人仍喜欢手工匾额。
D.成立匾额学,匾额师傅可以走进高校,这也是中华传统文化有效传承的途径。
2024-05-05更新 | 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