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66 道试题
2024高三·专题练习
语言文字运用-语言表达题 | 适中(0.65) |
1 . 阅读下面这段文字,给画横线的句子排序。

有的人脑子天生聪明,可这并不是成才的保证。①荀子说过: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②方仲永不正是由于不好学而从一个天才成为一个让人遗憾的庸才吗?③只有踏踏实实地学习,才能打下扎实的基础。④人不好学,要想成才又从何说起呢?⑤知识的海洋是无边的,一个人的生命却有限。

2024-03-07更新 | 0次组卷 | 1卷引用:中职语文模拟测试
2024高三·专题练习
语言文字运用-语言表达题 | 适中(0.65) |
2 . 句子排序,将序号写在横线上。

宋祁因《玉楼春》得到“红杏尚书”的称号。词中“闹”字可谓点睛之作。王国维认为“著一‘闹’字,境界全出”,_______,_______;钱锺书也认为“闹”字把无声的事物,描绘成有声音、有动感的形象,_______,_______。

①“物境”和“主观”情景的完美交融
②用现代心理学或语言学的术语来说,就是“通感”
③能够引起人们丰富的联想与情感共鸣
④在视觉中仿佛获得了听觉的感受
正确顺序:_______________
2024-03-07更新 | 0次组卷 | 1卷引用:中职语文模拟测试
2024高三·专题练习
语言文字运用-语言表达题 | 适中(0.65) |
3 . 请为下面的语句合理排列顺序。
直到“五四”之前,中国诗坛还是旧诗一统天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新诗的倡导者们主张废除陈旧的格律,其着眼点当然不仅仅在于形式。
②尽管旧诗曾有灿烂的过去,但到了20世纪初,已成强弩之末。
③它那固定的形式、格律,已使它很难容纳新的思想、新的内容。
④同时也是一场深刻的思想革命。向旧诗所代表的的传统思想与美学观念发起挑战。
⑤很难适应急剧变化的现代化社会和读者的审美要求。
2024-03-07更新 | 0次组卷 | 1卷引用:中职语文模拟测试
2024高三·专题练习
语言文字运用-语言表达题 | 适中(0.65) |
4 . 把下列带序号的句子组合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并填入横线处。(只填序号)

理学家为什么崇古抑律?       古体与律体之辩跟诗歌史联系起来,就是古体的典范——汉魏晋诗与律体的典范——唐诗之辨。

①那么,为什么讲求声、对偶等形式技巧就是品格低呢?
②他们认为,诗歌的审美方面、形式技巧方面对于人的道德修养没有正面的价值。
③以这种价值观去看诗歌的体载样式,古体诗就高于律诗。
④既然诗歌的审美方面没有价值,本来可以不讲,但是如果要进入到诗歌领域去谈诗的话,那么,形式方面人为的工巧因素越多,其价值就越低。
⑤抛开诗歌的内容不论,单从形式上看,近体诗要讲求声律、对偶等,这些讲求在理学家看来,是其在品格上低于古体诗的重要原因。
2024-03-07更新 | 0次组卷 | 1卷引用:中职语文模拟测试
2024高三·专题练习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
5 . 将下列词语填入语段横线处,排序完全恰当的一项是(     

苏东坡说过:“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这碧云天,黄叶地的景象,自然是秋兴华彩乐章的尾声,余韵未绝。放眼城乡内外,绿水白波,涟漪荡漾,丰盈不减;                                                          ,一片青色苍茫之中,天平山下的枫叶忽地燃起一片火焰,在秋风中猎猎飞扬。天平山看枫叶,古人有最富色彩的一则记载:“冒霜叶赤,颜色鲜明,夕阳在山,纵目一望,仿佛珊瑚灼海。”

①山色不寒        ②绿意犹存        ③树头枝梢        ④ 仿佛五彩着色          ⑤ 层林尽染
A.①⑤④③②B.①④②③⑤
C.③④②⑤①D.③①④⑤②
2024-03-07更新 | 0次组卷 | 1卷引用:中职语文模拟测试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
6 . 把下面五句话按顺序填入横线处,成为语意连贯的一段话,其中最恰当的一项是(     

有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鲁迅先生在《拿来主义》一文中的本意是我们不但要从西方拿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虽然现在拿来的已不是鸦片、枪炮和香粉,换了一些诸如西医、西学之类的新东西,但是他们总是错误地认为国外的一切东西都比国内的好。

①他们把鲁迅先生的本意理解为单纯地批评“全盘西化”
②还要从“传统”拿来,是两个方面的含义
③现在很多人也讲“拿来主义”,只不过总是从“西方”拿来
④然而很多人对此的理解却失之偏颇
⑤而忽视甚至忘记了还应该从“传统”中拿来
A.②④①③⑤B.①②③④⑤C.②①④⑤③D.①②④⑤③
2024高三·专题练习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
7 . 依次填入下面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综合《红烛》整首诗作来说,红烛这一传统诗歌文化的原型意象在进入闻一多诗歌创作并一如中国文人那样被作为诗人人生追求的象征时,其时代的、文化的矛盾冲突就势不可免的发生了。但闻一多又不愿意掩饰、放弃、消泯这样的矛盾。他在忠实于自己心灵颤动的意义上大胆地、生动地展示了内心的波澜起伏。就这样,意识结构的矛盾冲突反倒构成了全诗内在的巨大张力。在意识的张力性结构中,诗的情绪抑扬顿挫,峰回路转,感染力极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七次变化,四扬三抑,线索清晰,形成了全诗特有的情绪型节奏。张力性的意识结构与情绪型的节奏方式也决定了全诗的美学风格。

①赞叹红烛的“红”,这是扬;困惑于红烛式的自焚,这是抑
②最后,掂量着“灰心”与“创造”各自的份量时,感伤之情又隐隐透出
③但全诗的收束却又是昂扬向上的
④振奋于红烛的创造能量,这是扬;追问红烛的伤心流泪,这是抑
⑤归纳起来,这样的抑扬顿挫大体上经历了七次显著的变化
⑥欣喜于红烛的伟绩,这又是扬
A.③①⑤④⑥②B.⑤①④⑥②③C.⑤③①④②⑥D.③①⑤④⑥②
2024-03-07更新 | 0次组卷 | 1卷引用:中职语文模拟测试
2024高三·专题练习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
8 . 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人只不过是一根苇草,是自然界最脆弱的东西,       。用不着整个宇宙都拿起武器来才能毁灭他,       。然而,       ,人却仍然要比致他于死命的东西高贵得多,因为他知道自己要死亡,以及宇宙对他所具有的优势,而宇宙对此却是一无所知。

①纵使宇宙毁灭了他
②但他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
③一口气、一滴水就足以致他死命了
A.①②③B.①③②C.②①③D.②③①
2024-03-07更新 | 0次组卷 | 1卷引用:中职语文模拟测试
2024高三·专题练习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
9 . “他被这劳动的场景深深地激动了”放在下文中衔接最恰当的一处是(     
①坝上坝下都是人,汽车、推土机在匆忙地奔驰……②将军一面走,③一面四下里看着④。
A.①B.②C.③D.④
2024-03-07更新 | 0次组卷 | 1卷引用:中职语文模拟测试
2024高三·专题练习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
10 . 将下列句子组成一段语意贯通的话,排序恰当的一项是(     

在北京宽阔的马路上,          。要没有这些小色块点缀,北京的深秋或许就索然无味了。

①气氛显得安谧而有生气
②行道树是由各种树木组成的
③街道被美丽的各种形状的小色块点缀着
④落叶飘摇而下,带着鲜明的色彩,殷红、绯红、金色、青色……
⑤首都浓浓的秋意就蓦然显现出来
A.⑤②④③①B.②④③⑤①C.②④③①⑤D.⑤①②④③
2024-03-07更新 | 0次组卷 | 1卷引用:中职语文模拟测试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